生态崇明,绿色出游-2010年5月2日-3日

     序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世界上最大的沙岛。崇明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现有面积为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崇明岛还有一个美丽的古称:“东海瀛洲”。相传在远古东海之中有一瀛洲侧境,是神仙居处,但这个仙岛没有稳固下来,一直飘忽不定。秦始皇和汉武帝先后派人到东海之上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后来到了明朝,朱元璋皇帝把“东海瀛洲”四个字赐给了崇明岛。从此,崇明岛便有了古瀛洲的美名了。

     虽然不是那样广为人知,也不如台湾与海南岛重要,但崇明在上海确是个去处。

     崇明岛作为我国第三大岛,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岛的形成是由一个沙洲开始的——它位于长江口,是长江的水经年累月地带着泥沙在此堆积而形成的,一年年过去,一个不起眼的小沙洲竟然成了中国第三大岛,这让人不得不叹服自然和时间的作用。

     去崇明,其实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邀请了,欣然答应,冥想着三三两两的双人自行车,悠闲地行驶在长江大堤之上,看着浩浩汤汤准备涌入大海的长江,看着太阳在江面火红得闪耀,然后西沉,将江天相连之处印染成橘红色,点缀在上面的是渔民驾驶着渔船唱着高昂的渔歌满载而归,孩童在江边嬉戏,有的盘弄着毛蟹,有的拾掇着贝壳,有的你追我赶,有的站在母亲或姐姐的旁边遥望着返航的渔船等待着父兄的归来……有渔船靠岸了,我们即兴而去,要求渔船载我们到江上,阳光斜斜地照在甲板上,拖着人的影子。船在浆的轰鸣声中劈波斩浪地前进,离岸越来越远,崇明的土地慢慢变成一条浮在水上的线。到不能辨别来路的方向,只见得四处都是水,坐在船上,心中不禁生出对古代航海家们的佩服之情——那个时候他们靠着指南针竟然可以环游地球!这在我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啊!初夏的风吹来很是惬意。此情此景,还要那些圆凳做甚?索性席地而坐,面朝船尾,看着船后不断泛起的白色浪花,尽情享受这风、这水、这夕阳、这美景。

     或者,傍晚漫步于崇明县城之中,感受着城市变迁的脉动,旧时代和新时代的东西在这里比肩而立——打扮入时的年轻姑娘风情万种,穿着解放鞋的农夫在无言地张望。路面平整且带点优美的弧线,黑色的沥青,总给人那么点儿深沉和稳重之感,再洒下些黄的叶子零落四处,凭空造出些沧桑。斑驳的老房子和新的玻璃幕墙楼房混杂在一起。路边散着些破旧的房子,其中一个是杂货铺,里面的玻璃柜台是自己用木头做的那种,从年龄来看,足可以进入博物馆。道旁立着两排树,很高。这些树显然没有经过什么的修剪,他们的枝桠自由地在天空里舒展,他们的姿势随兴而摆,就如同看中国画家随兴而作的国画一样。树种也不是那么千篇一律的,有苍老的刺槐、宝塔般的柏树,还有开着花的夹竹桃和木槿,甚至还有些竹子。他们都自然地生长着,无规律,却透出莫名的和谐。路的尽头有座小桥,刷成白色。树木在桥头静静地矗立,河水在桥下无言地流过,黑色的路面通过桥向远处延伸,延伸的尽头,是已经变成红色的、让几丝晚霞托着的夕阳……几只白鸥不时滑过半是金红半是湛蓝的天空,不知所归……

     晚上,住的一家当地人的老房子里——一栋在安静的背街上的老房子,八十年代初传统的样式的建筑,左边是带外走廊的房子,右边是前部突出的楼梯间,用镂空的生石灰涂过的砼砖镶砌。前面一堵围墙和一个简单的铁门围起一个小院落,依墙种些竹木花草。走廊栏杆被涂成白色,有些地方已经脱落。门窗是酒红色的(八十年代极为流行这种用红漆和黑漆勾兑而成的颜色),经日晒风吹,已经失去了光泽,甚至门都裂开些了细小的缝。走廊的地板漆成与门一色,因是上了两层漆的,人经常走过的地方已经把上面的酒红色磨去,露出下面淡淡的白……房子里的家具更是十几年前的旧物,非常简单,但是收拾得比较干净,让人住了直想起以前的生活。难得还有一只空调,也是十来年前的样式。我们去的时候大门是打开着的,老板收了极便宜的房钱,告诉我们其他一切我们自便,如果离店的时候不在,就把钥匙插在门上。想来做这样的老板真是逍遥,店务不必打理,财产勿庸操心,日出不归,夜不闭户,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想象中崇明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安静古朴而又亲切,而我们的旅行也应该是诗意祥和而又浪漫的,不是吗?

     2010年5月2日
  成员:作者及朋友5人。
  08:10  上海高行杨高北路和俱进路交叉处集合。
  09:10  驾车驶过杨高北路、五洲大道、上海长江隧道、上海长江大桥、抵达崇明岛,高速收费50元。
  10:10  瀛洲公园一米单车租赁5部山地车,开始第一天的骑自行车游崇明(行驶路线图见上图),我们找了熟人,山地车按40元/天/辆,其标准收费如下:
           休闲车 押金500元 10元/小时 40元/天
           山地车 押金800元 15元/小时 60元/天
           每天计费时间(08:00—17:00),超过10分钟按1小时计算。
           押金用银联卡预授权(锁定后再解冻)或现金方式办理。
           行车10多分钟后,感觉眼前一片开阔。这里水洁、土净、空气清新,花果绕村争香斗艳,碧波锦鳞鳖蟹嬉水,大棚喷灌一派风光,树木成林鸟语花香,
     漫步绿茵深处紫花丛中,疑是梦中,使人感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11:40  长征农场场部午餐,青椒炒鹅肠+笋干肉丝+带鱼+炒青菜+西红柿蛋汤+毛豆+草头+猪耳朵,100元左右。
  12:25  从长征农场出发,穿过跃进农场,踏上长江大堤,一边是鸡鸭虫鸣,一边是水天一色,只可惜屁股疼痛的刺激更甚,风景已是别人的风景。
  17:00  过西沙湿地时,我和一个朋友选择休息一段时间,于是车队一分为二。
           西沙湿地总面积为4500亩,是上海目前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自然湿地。与东滩湿地不同的是,周而复始的潮汐现象,是西沙湿地赖
      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潮水一涨一落的时间平均为12小时24分钟。因为潮汐,这里形成了丰富的地形地貌,湿地中港汊纵横,具有湖泊、泥滩、内河、芦苇丛、
      沼泽等不同的湿地形态。另外,潮汐的涨落还孕育了湿地里多样性的动物,比如迁徙到来的候鸟和随着潮汐而来的沙蟹。
  17:30  离开西溪湿地,开始真正艰苦的行程。太阳逐渐西落,天气一阵一阵变冷,迎面的风也由徐徐扑面转为呼啸,越奋力前进阻力也越大,让人不禁气馁。
  18:20  行程还剩8公里时,接到车队第一组人离目的地还差2公里的消息,为他们庆贺。
  18:40  在使用过各种招式后,终于忍受不了屁股的疼痛,加之有部山地车后胎有漏气之嫌,道路也窄了1/2,天已经快黑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身旁穿梭的
     车辆越来越多,人的疲惫程度提醒着我不能再冒险。在幸运地碰到第二辆出租车后,我将最后5公里的行程交付给了X头。
  18:56  的士行驶5.1公里16元,抵达人民路的农工商超市门口。
  19:30  两辆三轮车将我们送到晚餐地点,当地人说是很地道的当地饭菜,炖白山羊肉+毛蟹钳+白扁豆+白切鸡+崇明土豆+蛋饺+黄金瓜+老白酒,300元。
  21:10  事先定下的住地没有单独的卫生间,大家觉得不方便,于是骑车开始满街找合适的住宿地。时值五一节假日,各酒店或客满或就地涨价。强忍屁股疼痛抗
     议,寻觅着。
  22:30  兜了一圈,又回到最初的地方,三个男生一个五人间,35元/人,20平米,里面五张木板床,一部准彩电(画面是黑白的,文字是彩色的);
     两个女生一个标间,230元/间,10平米,其中卫生间2个平方,没找到灯的开关,两张木板床,因为有些潮,所以开着窗,房间临街,很吵。网络免费。
  23:30  安顿下来,洗个澡,之后是自由活动,我们又分为两拨,一拨留在住宿地,或睡觉或工作,一拨去洗脚按摩,以备明天的战役。

     2010年5月3日
  成员:作者及朋友12人,其中第一天的5人,朋友的熟人6人,单车爱好者1人。
  07:30  被朋友嘹亮的歌声叫醒,然后退房、早点(馄饨,油饼)25元。
  09:00  瀛洲公园一米单车租赁2部山地车,3人单车(单车爱好者自带单车),3人驾车,开始第二天的骑自行车和驾车游崇明(行驶路线图见上图)。
  10:30  东平森林公园,与住宿在前卫村的朋友熟人一行6人集合。我在路边买了2个香瓜犒劳我们这天仍旧奋战在单车上的勇士。我买的时候5元/斤,2个瓜11元,
     后来的卖家叫价6元/斤,唉。
           来到附近前进农场的集贸市场购买了西红柿、黄瓜、白萝卜等,花费50元左右,单价和市内差不多,但味道要更甜。
           沿途没有洗手间,看见大部分男士直接在旁边草丛或大树旁解决问题,朋友开玩笑说难怪这里植物粗壮茂盛。
  12:30  北湖的水凉凉的,刚把脚放进去,还有点不适应,过一会就感到很舒服了。
           北湖位于崇明岛中段北侧和黄瓜沙之间,是经北沿滩涂圈围形成的天然半咸水湖泊,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0.14-1.5公里,共2.6万亩水面,其中5M水深
     区域为1.5万亩,是崇明岛上最大的湖泊。北湖地区地形地貌环境在崇明岛乃至长江口区位湿地环境中具有唯一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浩瀚的湖水,成片的湿地、芦
     苇,构成了独特的旅游景观资源。据介绍,这个人工咸水湖前身是长江口北支的一部分。由于泥沙堆积,崇明岛与附近的“新隆沙”小岛日益靠近,形成一条狭长
     的泓道。3年前开始实施崇明北沿圈围工程,将这一泓道圈围打造成目前上海最大的人工湖。北湖地处长江入海口,长江枯水期,海水会倒灌入江,导致湖水含盐
     量较高。正是因为海水带来的矿物质,使北湖呈现令人悦目的蓝色。据了解,每年秋天,北湖都迎来成千上万的白鹭、野鸭在此栖息逗留。据介绍,目前崇明北湖
     的湖体已基本成形。
  15:00  回到瀛洲公园,泊车后,逛了逛瀛洲公园,其间有个三人小剧团在湖间亭弹唱沪剧,很有味道。
           瀛洲公园位于县城东南隅,北接县城,南临长江。始建于1983年1月,1985年一期工程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4.3公顷(1.1公顷),公园以植物造景
     为主,适当配置园林建筑。公园内树种繁多,共有树木119种,3938株。且都独立式混合成园(林)。据说占地1000平方米的桂花园,每当金秋十月则满园飘
     香。园中央辟有面积约4700平方米的星湖及湖中的星岛,主环路环湖而筑,沿湖建有观鱼揽胜、临波亭、破浪桥等建筑。园南沿长江边有沁风亭、云蔚涵碧廊诸
     景。公园主要景点有黑松山、沧海亭、临波亭、观鱼揽胜、幽香亭、破浪桥、大假山、瀑布等。是崇明县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公园。
           崇明学宫在瀛洲公园的对面,城城桥镇东门路8号,始建于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之书堂,后随崇明县城五迁而六建。至明天启二年即1622年,
     迁至东南城濠外,即今址,已历经了近400年的风雨沧桑。后经历历代多次增建、修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群体坐北朝南。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杏
     坛、东西牌坊、棂星门、泮池、登云桥、东西官厅、乡贤祠、戟门、崇圣祠、尊经阁等古代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84年,崇明学宫被列为市级文
     物保护单位,是现今上海仅存的三座学宫之一。在隔二三百米距离的崇明南门码头,望学宫,那层层叠叠的古建筑群,让人立即感受到崇明沉淀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座石柱牌楼古朴沉稳,上书“德配天地,道冠古今”。门前是二株有350年历史、三人合抱的银杏树,守门的是一对大石狮。气势恢宏。学宫最大的建筑是大成
     殿,仿佛寺庙中的大雄宝殿。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东庑西庑是72高徒的宿舍。而今大成殿暂作古船陈列室,大成殿东庑主要是崇明知名人士的照片和事迹,还
     有一些崇明出土的古代器物。西庑是黄丕漠艺术馆。大成殿后的两幢建筑是崇明民俗陈列馆。另建有万仞宫墙、棂星门、登云桥、戟门、名宦祠、崇圣祠、尊经阁
     等,为上海地区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门前5株18米左右高的银杏树已有377年的树龄,与树下2座结构奇特,蔚为壮观的石木牌坊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片浓郁的
     古意,使人顿生一股“念天地之悠悠”的苍然之感。博物馆内陈列有“崇明岛的形成与发展”、“馆藏文物”,“自然博物”三个展览,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崇明的
     悠久历史和文化遗产。学宫中最有特色的当数古船陈列室和崇明民俗陈列馆这两处地方。
           终于等来了最后一位队友,准备回家了。
  16:30  开始打道回府,下高速时,选错了道口,从张江绕了一圈,高速费55元。
  17:40  返回家中。

上海-崇明长江大桥

  跋

     山高为崇,日月为明。单从文字的形意上展开想象,崇明片静卧在江海波涛中的土地,也该是光明灿烂,充满希望和生机的。

  崇明之美,在宽广和坦荡。在公路上行使,你就会感觉是在绿色的海洋里徜徉游弋,那林间的样式多变农家小楼,那规整的河道和田亩,在你眼前不断放映成流变的旋律。没有突兀的厂房,没有高耸的烟囱,只有农家的炊烟依依升空,只有翻飞的白鹭悠悠起落。

  崇明之美,宁静中见悠远。每当明月在空中洒下银辉,金鳌山顶百年古树的枝叶间,漆色斑驳的镇海塔,似乎总会发出重重的叹息。1500年的流离失所,也就是1500年的耕耘和垦拓!如今,江堤外明灭的渔火依然在寿安寺悠悠的钟声中延续着丰收的美梦;而新城区连绵的灯光却已日夜不息地照耀着崇明人走向明天的希望。

  崇明之美,坚守中更具远见。崇明要发展,鸢飞鱼跃,水草鲜美,永远是海岛最丰厚的资源;崇明要走向世界,朴实厚道,勇毅勤奋,永远是崇明人勇往直前的强大支撑。崇明人是清醒的,纵然长兴岛巨大的铁臂已经将现代工业的触角伸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崇明绿色经济的理念却已牢牢筑起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堤。

崇明西沙湿地公园

崇明北湖

     番外篇-北湖

  北湖的冷艳,始于分分合合的时光变迁。也许是太多分离时慈母热泪,洒落成滔滔湖水,阻隔了母亲与儿女相逢,让人望眼欲穿,醉梦依稀。唐诗“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最能表达数代人的相思之苦。

  举目望去,万顷水面在朔风中漾着网格状微澜,颤动着,满湖碧透。极目处,与蓝灰色的天相连。拨开瑟瑟芦苇寻路,银白芦花一阵晃动,一阵飞飏,飘向湖面。雪花般轻盈,悄无声息地消融在透着冷意的湖心。我想,这是生命的报答,没有静谧的湖,就没有芦苇的成长和守望,没有芦荡的簇拥,就没有北湖的灵动和神秘。湖畔,细浪水与土岸交融的痕迹煞是好看。随处可见沉积岩般泥层,一层叠着一层,深灰的土夹着浅灰的银沙,银沙欲走还留,矜持地闪烁着光泽,呈现被称为世界最大河口冲积岛的地质风貌。岸线与堤岸间是狭长的滩涂湿地,除了低矮的芦苇,还有水花生、蒿草等水生植物。褪尽叶片的水柳是另类,三三两两点缀其间,似佳人,伫立水湄,凝望静静的湖面,体察季节的更替。北湖并不宽,所到之处离南岸七八百米,东西长有二三十里。最吸引眼球的是对岸朦朦胧胧的防护林,高低错落,浓淡相宜。林间瓦房稀疏,镶嵌其间,加上暖冬的天空烘托着远景,低垂的夕阳在湖面上投下粼粼波光,金黄色的,很耀眼,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绘的 “浮光耀金”之妙。湖中偶有几根竹杆偃仰,打破湖面、水岸、远树近中远三景的水平构图,让湖面生动了许多。整个视野便是一幅极佳的蓝紫色调画作。我感叹,与成名已久的东湖、西湖、南湖不同,北湖是养在深闺人不识的佳人,出落得沉静、端庄、灵秀,很迷人,却丝毫没有轻佻争宠之意。

  1. No trackbacks yet.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