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 新闻与政治 ’ Category

再保险监管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再保险是保险的保险,它作为风险的二次分散措施,对于确保一国保险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提高保险体系的运转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再保险监管是保险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监管对再保险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9.11”事件对全球再保险业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得如何加强再保险业的监管成为国际保险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借鉴国际先进的再保险业监管经验,对于我国再保险业的发展和规范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再保险监管的国际比较

  (一)发达国家的再保险监管在发达国家,再保险主要作为分散保险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存在,政府对于再保险的监管就是既要为再保险交易的开展提供宽松的环境,又要确保再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和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护保单持有人利益。因此,一方面,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大体确立了再保险自由转让和接受风险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原保险人和再保险人有选择合伙人、确定合同再保险关系的数额和内容的自由。再保险合同双方在办理再保险业务、结算、汇款、资本投入时有最大限度的自由。这样,再保险人能够较好地完成其分散风险的职能。另一方面,各国仍然做出了各种不同的限制性规定,要求国内外再保险人必须遵守。如,外国再保险人必须获取许可证,而且实行编制平衡表、自有资金结算和存款等规则来控制他们的活动。但各国主管机关所选取的侧重点不同,监管方法和内容也各异。发达国家对再保险人的监督主要有三种形式:(1)保险监督不涉及专业再保险人的活动;(2)国家对专业再保险人的活动实施严格监管;(3)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监督方式。

  1.宽松型监管方式(法国制度)。这种制度下,主管机关只将监督重心集中在保障直接保险人的支付能力上,而不涉及专业再保险人的活动。采用此种形式的有比利时、爱尔兰和法国。其理论根据是:(1)再保险交易的当事人都是保险同业,是双方同等的专家之间协商而成的交易,它们各自经济独立,原保险人不一定必须依赖行政权力的介入而受到保护。此外,由于再保险实务具有技术性、复杂性和专业性,监管部门也会面临人力及技术上的难题。(2)任何形式的国家监管,均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被监督者的活动。监管措施越严格,经营者受到的限制越多,其竞争力也相对地越弱。在直接保险市场上,因为保险经营者处于同一国境之内,他们受到的限制具有相同性,所以在该区域范围内保险经营者基本处于平等的地位。而再保险交易具有国际性,故各国对再保险监管标准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再保险人、甚至原保险人的竞争力,有违公平竞争的原则。另外,保险监管体系的目的是保护投保人的利益,而再保险是分出公司与再保险公司之间的合同,不直接牵涉投保人,专业再保险公司的业务只发生于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因此,没有必要制定有关再保险的法律规定,专业再保险公司也不必向直接保险公司那样受政府的管辖。

  在“法国制度”下,再保险的监管主要以间接监管方式进行,即国家通过直接保险公司对于再保险公司的了解以及直接保险公司的再保险安排来对再保险活动进行管理。在确定保险准备金数额时,采用扣除经营费用的总额保险费指标,经营费用也包括转入再保险的部分。

  近年来国际再保险市场因竞争激烈,再保险人及再保险经纪人倒闭的案件层出不穷,不但引发许多再保险的法律纷争,更造成市场的紊乱。再者,原保险人利用再保险如前卫业务与财务再保险来规避主管机关监督的情况也已悄然风行,因此,这些国家也在探讨在再保险市场自由化背景下对再保险人进行监管的可能性。

  2.严格型监管方式(英国制度)。这种制度下,主管机关对专业再保险人的活动实施严格监管,采用此种形式的有瑞士、美国和英国。这些国家的专业再保险公司与直接保险公司一样,要接受同样的监管。

  这种制度下,再保险监管采取直接监管和间接监管并重的方式。直接监管方面,如在美国,州保险部监管所有的再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受到和原保险公司完全一致的偿付能力监控,它们要向州监管部门提交月报和年报,接受政府和独立金融检察机构检查,缴纳许可费,而且必须遵守保险公司法和公司监管的有关法规;在英国,再保险被看作是保险业的一个部门,保险监管是一种包括核发许可证、财务监查及对再保险公司活动的日常监管在内的综合系统。这种制度按对直接保险公司规定的指标,来对再保险人的财政稳定性进行监管。同时在计算技术准备金数额时,以扣除转入再保险的保费计算出的纯保费作为基础指标。间接监管方面,其内容主要包括再保险计划的审查、再保险业务资料的申报和再保险对象的限制等。如英国《保险公司法》规定,保险公司在设立时必须提供包括该公司的再保险项目的详细情况,以使主管机关可以对申请人预定再保险安排的周延性、往来再保险人的安全性及危险的分散程度有基本认识;英国政府要求保险公司必须按营业年度提交分出再保险业务摘要表、主要合同再保险人资料表与临时再保险人资料表等有关再保险的报表,以监视保险人的再保险安排情况,掌握保险人对国外再保险人的依赖程度;美国全国保险监督官协会就财务报表信用制度下再保险赔款的认定,采取所谓的“90日规则”。依据“90日规则”的规定,分出保险人必须将逾期尚未摊回的再保险赔款,依时间的长短予以分类并列表呈报给保险监督官,以便其掌握再保险赔款的实际摊回状况。当90日以上的未摊回再保赔款超过应摊回赔款的一定比率时,该项额度将从其财务报表中的净值部分予以扣减。通过这种监管方式,使得分出保险人为避免其财务报表的帐面恶化,势必寻求理赔迅速的再保险人,间接地淘汰素质不良的再保险人,另外,从财务方面看,再保险交易的资金能够充分流通,保险业的财务报表便能充分反映实际状况,也有助于监管的施行。

  3.中间型监管方式(德国制度)。此种制度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这些国家认为再保险交易既是交易参加人之间的事,但也与国家有关,国家需要调节会计制度问题并检查再保险人的活动。此外,主管机关可通过监管途径来消除再保险实践中的缺陷。采取此种中间监管形式的国家有德国、奥地利、荷兰等。

  这种制度是将财政监督集中在保障直接保险人的支付能力上,在确定准备金数额时也采用纯保费指标。但是与第一种形式不同的是,这种制度下,主管机关对再保险人的业务进行直接和间接监管。如在德国,其保险监督法对直接保险人的活动进行了非常严格、全面的监督,对再保险的监管则比较宽容,其专业再保险人具有必要的行动自由,专业再保险公司是不需要获取许可证的,但是监管部门也对其经营进行监管。直接监管的内容是再保险人的内外帐目,间接监管包括检查本国保险公司同再保险公司的关系及其财政潜力,如果某再保险人出现疑问,监管机关将对有关保险人的活动实施法定监管,令其变更分保份额、废止再保险合同及更换再保险人。主管机关拥有广泛的法律能力获取必要的信息、情报资料并实施检查。再保险公司被要求提交其活动的详细说明,也叫“内部报告”,其内容远比公司自己发表的“外部”帐目要详细的多。此外,再保险公司也接受监管部门的现场检查。

  (二)发展中国家的再保险监管

  发展中国家的再保险业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有长足的发展,其再保险面临着既要发展对外联系,与国际市场接轨,又要保护本国市场的双重任务。

  在保护本国再保险市场方面,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了建立国家再保险公司以及强制分保的措施。其目的在于:一是国家调控再保险市场;二是减少外汇流出,避免对海外市场的过度依赖;三是积累国内对特大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风险基金。国家再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有三种:一是由100%的国家资本组建,如印度、马来西亚、埃及和尼日利亚等国都是由国家投资而成立的国家再保险公司;二是国家参与部分资本组建;三是由私有资本组建,如泰国是由其国内75家保险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泰国再保险公司”,行使国家再保险公司的职能,智利也正将其国家再保险公司私有化。强制分保的做法也有三种:一是只要求国内市场上办理的直接保险业务强制分出;二是既要求国内直接保险业务,也要求同其他本国和外国再保险人签订的再保险合同强制转让;三是只对特大自然灾害和大型工业风险及其他特殊风险的直接保险合同规定强制分出。强制分保的比例也各不相同,如埃及为30%,肯尼亚是25%,印度、加纳、尼日利亚则为10%。国家再保险公司根据它接受的业务状况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二次分保。

  以往,许多发展中国家很少甚至没有对国际再保险公司在本国保险市场经营监管的规定,包括机关设置和过境贸易的再保险服务的法律规定,但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保险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发展中国家的再保险监管,尤其是在对调控国际再保险人活动等方面有所加强。

  在再保险市场准入方面,发展中国家有四种情况:(1)对经营再保险实行国家垄断。如乍得、莫桑比克、伊朗、巴西,由国营再保险公司经营再保险,有利于建立对国内重大风险的担保机制,也有利于保险准备金向国外投资及在国际再保险市场寻求二次分保。(2)非垄断性、由本国再保险公司经营的市场,要求直接保险人所有险种的合同,必须以一定的份额在本国再保险公司之内分保。(3)允许外国再保险人进入本国市场,但在法律上规定一定条件予以限制。如新加坡、阿尔及利亚。新加坡为吸引对保险和再保险的投资,对课征利润税相关的部分采取税收优惠,同时又对再保险经营采取严厉的调控措施。外国再保险人只被允许在注册代表处或子公司的条件下经营再保险,它们在开办代表处时就必须开始接受对其在国内组织的再保险业务方面的净额保险费准备金、亏损准备金和人身保险准备金数额的监督,以便随时考查确定这些数额的根据是否充足。(4)外国再保险人可自由进入本国市场,不要求预先登记并获取许可证。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辅助财政措施予以监管,具体办法有:再保险人必须在转让公司寄存货币资金,其数额等同于强制分保的、声明的亏损准备金数额中未支付的部分;实行信用证制度,在国内市场开办业务的再保险人必须在提供服务的银行开具保证书,为其活动提供财政担保;在转让公司、国家银行或国家保险主管机关抵押寄存高变现的有价证券,如再保险人总公司所在国的国债,以确保其偿付能力充足。

  从以上再保险监管的国际比较中可以看出,各国对于再保险监管的方式和内容都存在不同,这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所处的国际经济地位不同,保险业的发育程度不同等原因所造成的。因此,各国必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确定不同的再保险监管重点、内容和方式方法。只要是符合各国的国情,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实施的再保险监管,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世界各国对于再保险的监管的任务就是要在分散风险与抑制保费外流之间谋求平衡,一般国家对再保险的管理采取两种方法即直接监管法和间接监管法,三种手段即立法手段、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各国可以结合本国再保险发展的阶段与目的予以选择使用。

  二、再保险监管国际比较的启示

  (一)对我国再保险监管的反思

  我国再保险的监管框架是随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我国再保险业发展的历史不长,建国后我国一直是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国内外保险和再保险业务,国务院于1985年3月3日颁布了《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其中规定保险企业必须至少将保险经营全部业务的30%向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办理再保险,且禁止国内保险公司向国外保险公司分出或者接受保险业务,由人保再保部代行国家再保险公司的职能。

  1995年《保险法》颁布,其中包括了对于再保险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包括再保险的定义原则、对再保险业务经营主体的规定、对分出公司自留额的限制、对分出公司分保计划的审查、法定分保的规定、优先分保的规定、对国际再保险业务的限制等。在2002年10月28日发布的修正案中,对不符合人世承诺的法定分保规定做了相应修改。

  1996年《人身险法定分保条件》和《财产险法定分保条件》颁发。1999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了《法定分保条件》,2000年又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人身险法定分保条件实施细则》和《财产险法定分保条件实施细则》,对法定分保的业务范围、业务申报、保费准备金、现金赔款、再保险手续费、分保帐务结算等各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2002年9月17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再保险公司设立规定》,对再保险公司的营运资金标准和设立要求、业务范围等做了初步规定。

  目前,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再保险监管特点及缺陷表现为:(1)以法定分保监管为主,缺乏对商业分保的监管。我国的法定分保规定很完备,但在商业分保方面,仅在《保险法》中规定了再保险业务的原则以及自留额的限制。这表明监管机关认为各个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再保险公司,鼓励市场竞争和自由经营。但缺乏进一步的指导和制度保证,尤其是对于如何选择国外再保险人和保证国外再保险人的偿付能力方面没有任何措施。(2)以间接监管为主,直接监管极为有限。我国目前只存在对分出公司经营再保险业务的规定,在对于再保险组织的管理规定上则较为薄弱,仅在最近出台的《再保险公司设立规定》中做了原则性限定。任何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说明再保险公司是否应遵守保险公司的规定,也不存在对其偿付能力不足的处理规定,使再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

  (二)构建我国再保险监管体系的对策

  1.决定我国再保险监管体系构建的因素

  从再保险监管的国际比较来看,一国再保险监管体系的构建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本国的再保险发展状况,二是再保险监管目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再保险业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表现在:(1)我国的再保险市场会逐步形成。我国保险业务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对再保险的需求,再保险市场的经营主体将逐步增加,这表现为外国再保险公司将进入国内市场;专业再保险公司将得到发展;再保险中介机构将逐步成立等。(2)再保险业务流向将发生变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法定再保险将逐步取消,在一段时间以内再保险将主要依赖国际再保险市场,但随着国内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再保险业务将逐渐回流,逐步转向实力雄厚、技术领先的国内再保险公司。(3)分保方式将向多样化发展,将由目前的以成数分保为主发展为溢额分保、超赔分保、临时分保、巨灾分保等多种分保方式。

  根据上述再保险发展特点,我国的再保险监管目标可以确立为:一是确保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二是规范再保险市场的行为;三是引导建立合理的再保险市场模式;四是保护民族保险业和再保险业的发展。因此,我国的再保险监管应由对单一的法定再保险业务的监管发展为对法定再保险和商业再保险并重的监管,逐步建立以对再保险公司的直接管理和对再保险业务的间接管理相并行的复合管理模式和以适度竞争的再保险市场为导向,以商业再保险监管为主,符合国际惯例并体现我国特色的再保险监管体系。

  2.我国再保险监管体系构建的措施

  (1)继续实施法定分保,完善优先分保,保证民族再保险业的良性发展。法定分保政策是再保险市场发展初期的普遍做法,与WTO对于发展中国家“逐步自由化”的原则是相一致的。而且,通过法定分保,国家再保险公司可以及时了解各保险公司经营状况和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强化行业监管的力度。所以在过渡期内应继续实施。

  (2)建立商业分保的监管制度,促进我国再保险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在分出业务的监管方面,一是要加强自留额的核定,对不同险种、不同公司应拟订不同的自留额标准。二是要加强对再保险计划的审查。主要检查分出公司对分保人的选择是否恰当。国家应建立再保险信用评级制度,根据再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信息来客观地验证其财务的安全性,对保险公司的选择作出指导。三是加强偿付能力和财务状况监管。要完善准备金提存规定,加强对各项财务报告的审核,如提出资产、负债的估价要求、年报披露要求、会计及文件要求等,以确保其经营的稳定性。

  对于分人业务的监管不易过于严格,避免影响再保险交易的公平性、限制其功能发挥。其内容应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要求国内外再保险公司必须提供一定的偿付保证,对于其信用情况要跟踪监视,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并完善对其财务报告的要求。

  (3)完善再保险公司的准入与退出制度,保证再保险市场健康发展。市场准入的原则方面,对于国外再保险公司的准入,必须严格考察其总公司的资本金要求、在国内设立代表处的年限、法人代表的资格要求、营业范围的要求、组织形式的要求、保证金要求,如在中国必须具有与在其国内因再保险业务引起的负债相等数额的资金,但保证金可以是多种形式,如现金、合格的信用证、信托基金、债券等,要将对国际再保险公司的信誉评级与保证金规定结合起来,信誉等级高的,相应的保证金要求可以降低。对于再保险经纪人的准入,其遵循的原则与保险经纪人应大致相同,只是在资本金和专业要求方面要更高。对于国际再保险经纪人,同国际再保险公司一样,如果要在我国获得授权,需要满足一定的资格条件,如存入保证金、投保职业责任保险等。市场退出方面应构建有问题再保险公司的市场退出机制,包括对有问题再保险公司的判断、对有问题再保险公司的损失控制、对有问题再保险公司的重组、破产、收购以及成立处理破产和清理的专门机构等,以此来控制和化解风险,确保再保险体系的稳定性。

印度保险市场发展状况介绍

     一、印度保险市场发展历史介绍
  印度保险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国有化到私有化的过程。印度最早的人寿保险公司可以追溯到1818年成立的英国保险公司远东人寿保险公司,最早的非寿险保险公司Triton成立于1950年。印度的人寿保险业务于1956开始实行国有化,其后国内的所有人寿保险业务均由国有的印度人寿保险公司(LIC)来经营;非人寿保险业务于1972年开始实行国有化,并由拥有4个分公司的印度综合保险公司(GIC)负责经营。20世纪90年代,印度的保险业务开始逐步自由化,1994年提交的Malhotra报告提出了保险业务的逐步自由化、寿险与非寿险业务的分离以及对足量资本与清偿力比率的定义,1999年通过的一项保险管理机构法案推动了这些建议的实施。印度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为:1956年人寿保险公司国有化;1972年非人寿保险公司国有化;1996年建立保险管理与发展局;1999年通过IRDA法案;2000年许可第一批私营保险公司。
  二、印度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印度保险市场保持强劲的增长率
  目前,印度的保险市场正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在过去10年里,其每年的增长率为10.9%,寿险业务和非寿险业务的增长率分别为12.7%与6.2%。2003年,印度寿险业务占到总业务的79%,在1993年为67%。在非寿险业务收入方面,汽车保险占到了印度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大部分 (在2003年的会计年度中比率为38%),其次是火灾险 (20.8%)与海上保险(8.4%)业务。2003年,印度寿险业共实现保费收入135.9亿美元,寿险业的保险密度为12.9美元,保险深度为2.26%,1993年—2003年期间的实际保费增长率为12.7%;非寿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7.12亿美元,非寿险业的保险密度为3.5美元,保险深度为0.62%,1993年—2003年期间的实际保费增长率为6.2%。
  (二)市场主体日益增加
  在市场结构方面,印度从2000年开始允许私营的(国内以及国外的)保险公司进入其国内市场。尽管对国外保险公司持股比例的限制仍然很严格,只有26%。但是在非人寿与人寿保险业务中,已有19家合资保险公司成立(见表1)。

  资料来源:瑞士再保险公司经济研究与咨询部

  2004年3月,撒哈拉作为第一个没有国外合作者的私营印度人寿保险公司成立,在非人寿保险领域里,Reliance作为Reliance工业集团完全所有的分公司成立的更早。目前,在印度保险市场上,已有7个非人寿保险的合资公司建立,其国外的合作者分别来自日本、加拿大、欧洲以及美国。
  (三)银行保险业务发展迅速
  目前银行保险在印度已被广泛地应用,大多数印度保险公司与银行都有分销协定,同时法律要求保险公司在农村以及社会领域必须达到一定数量的最低销售额,这鼓励了保险公司采取银行保险的方式,因为银行保险能给保险公司进入这些领域提供有效的方式。据估计印度目前大约有66000家银行分支机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非常注重联合银行的力量来销售他们的产品。许多私营的人寿保险公司业绩在2003年通过银行的销售额占到他们新业务的20%-50%。
  (四)印度保险规则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
  印度与中国在管理机构、保险法规、清偿能力规则等方面有很多相似性,详细比较见表2。

  资料来源:瑞士再保险公司经济研究与咨询部

  三、印度保险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挑战
  目前,影响印度保险市场继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有:
  (一)自然灾害与承保能力
  印度同中国一样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据统计,在1994年-2003年之间,这两个国家的自然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占到了全球自然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的25%,死亡人数占31%,但印、中两国对这些不利事件的保险赔偿却是最低的,只占同期全球保险损失的1%还不到,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自然灾害和风险,将是印度保险业未来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能否继续深化市场改革
  支持印度保险市场强有力增长势头的关键催化剂是其能否履行对自由化与放宽管制的未来承诺,印度政府已经将保险业的重整作为其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印度保险市场上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保险公司(见表3),同时由于其具有相对较大的人寿保险市场规模,故未来人寿业务方面的进入者将会多于非寿险业务方面的进入者。目前,印度在改革保险体系以及重新调整规章制度以达到国际惯例等方面已有不错的成绩,但对于印度保险市场而言,保持其强劲的增长势头与继续深化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例如需要更放松其对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规定,同时也须在保险公司的清偿能力与投资灵活性之间保持一个适宜的平衡。已经过时的保险定价制度也必须要由风险区分定价的体制来代替。

  注:印度的国外保险公司只能够在公司中拥有26%的股权。所有合资公司都有多至26%的法定限制的实际投资,除了HDFC Standard Life其国外合作者的股份制有18.6%。
  资料来源:瑞士再保险公司经济研究与咨询部,IRDA,Facfiva及Axco Reports。

  (三)能否顺利取消非寿险市场的价格管制
  目前,印度非寿险市场仍然保持了严格的规范性,法定费率控制了75%的市场,并且由法定费率顾问委员会(Tariff Advisory Committee)监督。在印度,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主要是运输上的利益,汽车险费率确定在市场出清水平之下,这就导致了不同业务种类之间以及汽车保险组合内部的错综复杂的相互补贴。IRDA已经开始考虑逐步取消法定费率,并要求Justice Rangarajan研究汽车保险费率取消以及共保制度安排的可行性。法定费率顾问委员会建议取消汽车自身损失领域的费率,但是在“过渡期”留下(强制性的)第三方责任险。定于2005年4月1日引入汽车自身损失业务的自由定价已经获得暂时性的同意,紧随其后的SVMony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确认使用自由市场费率以及使用个别保险公司自定的条款。费率自由化有助于提高印度保险业的效率与风险管理能力,消除汽车业务的法定费率将会关联到交叉互补、保险业盈利的提高、不同定价系统的引入以及未参加保险的个体的高事故率等等的问题,但是,费率自由化同时会带来非寿险公司业绩的更大的不稳定性。印度现存的法定费率见表4。

  资料来源:IRDA年度报告2002年—2003年。

  (四)如何处理退休金制度改革
  养老金改革问题在印度非常地突出,在印度没有完整的养老金制度或者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居住的大量人口没有任何退休福利。事实上,所谓的“无组织的部分”包括了劳动力的90%,他们主要包括农民与体力劳动者,他们没有任何的养老金方案。对于“有组织的部分”而言,存在职工准备基金组织,中央政府以及国家政府的国民养老金服务体系 VPBY以及其他的国家补助体制。然而,在印度,只有不到1%的劳动人口有权利参与正式的老年退休金体系。对于养老金缺乏的问题,印度政府作了一项调查,这项调查刊登在“老年人社会保障与收入保障”出版物中——2000年1月“OASIS”报告,随后,印度政府开始采取措施来改进其养老金制度。1.政府雇员必须参加一个固定缴款的养老金计划,非政府雇员在自愿的基础上加入;2.PFRDA在2003年10月成立,来监督养老金改革问题;3.2003/2004年引入委托LIC经营为老年人做出的养老金补助计划VPBY方案。由于私营供应商在印度养老金体系改革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发挥私营供应商的作用也将关系到印度养老金体系改革的成败。同时,如何处理私营公司与公营公司的关系,也是印度保险业养老金制度改革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王大林

一组农险数据引发的思考

  【作者:李晓宝 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营业部】

  不同年度各农作物保费费率比较表

  农作物类型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水稻     3.77%   4.91%   5.16%   6.50%   6.24%

   玉米     3.87%   5.07%   5.53%   6.16%   6.95%

   大豆     4.35%   5.45%   5.93%   6.15%   6.92%

   小麦     4.01%   5.77%   6.85%   8.23%   6.97%

   大麦     6.75%   8.38%   8.52%   8.97%   9.96%

  援引某保险公司早期的关于农业保险问卷调查的一组数据,整理成表格(见下表)。

  从表中看出,五种农作物水稻、玉米、大豆、小麦和大麦,无一不在随着时间顺溜儿逐年提高保险费率水平,而且尤以2001年至2002年费率提高幅度最大,每种农作物的费率涨幅都在25% 以上。2001年至2005年之间的四个档期,保险费率多的涨了八九成,少的也有四五成。这种保险费率逐年涨高的现象与国内其他险种费率先高后低一路下行的态势有着巨大反差,在国际上也是非常少见。透过现象看本质,值得思考。

  本文援引的这组农险数据早于2007年,当时中央财政尚未介入农险。今天的农业保险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人们的思维惯性有延续性。据了解,全国各地都有费率不足的反映,有些地区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在全国范围内,农业保险尚未经历大考,连续几年的平丰年掩盖了农业保险费率不足的危机。但保持清醒的认识是必须的。

  农险费率多年持续上行

  对市场环境的反映

  保险公司处于亏损运行状态。最初的一年出现了巨亏,严重入不敷出,以致第二年要大幅提高费率,但仍不足以弥补亏损,致使保险费率逐年攀升。

  保险公司在保险费率上的博弈能力处于弱势。综观世界各国,农险是依靠政府支持才能生存发展的特殊险种,农险费率由保险公司和政府协商制定,国外有农户协会参与。保险公司的博弈对象主要是政府,政府强势、企业弱势是不争的客观事实。

  急功近利、贪大喜功的思想在作怪,这种思想尤其表现在政府身上。政府对农险的支持体现在保费补贴上,保费补贴以补贴比例计量,30%到50%不等。如果资金量恒定,费率水平低,意味着单位补贴额少,可以扩大补贴的单位数量,具体到农业保险上,就是扩大了保险范围和覆盖面。少花钱,多办事,固然是好,但要遵循客观规律,不正确的政绩观反而会使好的事物走向反面。

  原始费率不足的不利后果

  保险企业效益低下,甚至亏损,挫伤经营农险的积极性。保险企业的经营是有成本的,加上业务本身的正常赔付,都是必要的支出。一旦保险企业不能取得合理的商业利润,其服务会大打折扣,惜赔、拖赔、不赔就在所难免,甚至弃农而去。保户怨言重重,良性发展成了空话。

  政府会感到郁闷,民生工程黯然失色。政府花了钱,本想办好事、创政绩,到头来可能是空欢喜一场,陷入尴尬,丧失信心,行政能力受到质疑,给政府施政带来负面影响。

  从技术层面,再保支持的难度异常增大。原始费率不足,与分出公司高度共命运的比例合约安排无人问津,广泛适用于农险业务的赔付率超赔安排弱不禁风,随时都会击倒。其结果是提高起赔点,或大幅抬高超赔保费,对保费积累不足的保险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分出公司可以选择自己扛着,不办理再保,且不说规则不允许,也会带来风险高度集中、偿付能力降低、财务稳定性变差、业务发展受限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几点建议

  量力而为,开好局、起好步,稳步前进好于快跑跌倒。好的政策,用好才会见效益。每个国家都有着不一样的情况,但农业保险的成功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国家支持政策明确,二是保费补贴到位,三是地方行政大力推进。我们国家以上三个条件都已具备,有了一个很好的成功基础。好的开局尤为重要,有利于提振士气,增强信心。

  改善博弈环境,政府应多听取保险经营主体的意见,尊重科学,尊重事实,抛开不切实际的政绩观。各地保险监管部门以中间人角色做好协调工作,必要时保监会出面,从国家层面做疏通协调,争取高层的支持和介入。

  保险公司应在厘定费率上多下工夫,把厘定保险费率的工作做好做实,增加费率谈判的信心,用事实说化,以理服人。另外,要设定费率底线,不符合底线的方案,不要接受。

别具特色的印度保险、再保险市场

  【作者:李晓宝 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营业部】

  我自2001年和印度保险再保险市场打交道,已经有八、九个年头。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保险业也不发达,产寿险加在一起,人均不足30美元保费,在全世界国家和地区排名中列150名以后,与中国相比也有相当大的差距。但从发展历史上看,由于受英国殖民统治,印度保险始于十九世纪早期,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在亚洲国家中属于发展较早的。印度保险业经历了由私有化到国有化、再到自由竞争的发展过程。以下是笔者接触印度产险市场多年形成的印象,其中不乏可资借鉴的地方。

  无微不至、备受依赖的国家再保险人

  GIC Re (General Insurance Corporation) 是印度国家再保险人,其身份和地位变化的过程基本反映了印度产险市场近30多年的发展历史。1972年,印度产险市场实行国有化,把当时市场上几百家产险公司合并为一家,取名General Insurance Corporation (简称GIC)。GIC是整个印度唯一的一家产险公司,其下辖4个分公司(营业机构)做具体工作,GIC既是市场管理者,也是市场经营者。2000年,印度政府设立了保险监督和发展局(IRDA),接收了保险业的监督管理权,印度保险业进入自由竞争时代,出现了民营或私营保险公司。根据政府一揽子计划,GIC的4家分公司各自独立成为4家国有直接保险公司。改建后的GIC专司职再保险,明确了国有再保险公司的身份,名字全称仍保留General Insurance Corporation,简称改为GIC Re。

  除了从GIC独立出来的4家国有产险公司外,印度没有成立其他的国有产险公司,也没有成立其他的再保险公司。由于GIC Re 与4家国有产险公司的历史渊源,GIC Re 对这4家产险公司仍有很强的影响力,4家国有保险公司的再保险安排非常依赖GIC Re。除常规的再保险安排外,GIC Re还为这4家公司特别安排了超高的比例分保合同,GIC Re充当首席再保险接受人,寻求海外再保险市场的支持,此举放大了4家公司各自的承保能力,提高他们对大额风险标的市场竞争力。这种特殊关爱的做法直到2009年才停止。

  作为印度国家再保险人及其印度保险市场的发展惯性,GIC Re将印度核共体、船东共保体、航空航天共同体、巨灾风险共同体等国家风险控制行为的管理权尽收囊中。代表印度保险实业界参加国际保险组织,为政府代言的职责也毫无旁落由GIC Re担当。GIC Re 在印度市场可谓无微不至,市场地位非同一般,是名副其实的市场“盟主”。

  尽管从2000年以来印度保险业迈出了自由化步伐,印度产险市场涌现了不少新的经营主体,但国有产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一直稳占60% 以上,占据大半江山。事实上,随着新经营主体的增多以及民营保险企业的壮大,国有产险公司的市场份额逐年持续下滑。目前除4家国有直保产险公司外,还有12家经营产险业务的民营公司。民营保险公司大多具有外资背景,且外资股东中不乏保险企业,这些民营保险公司的再保险安排会有来自外资母公司的支持,但受限于最高10%分出保费的规定,即任何一家印度保险公司通过再保安排分给某家海外再保险人的分保保费不能超过这家印度公司分出保费的10%。印度保险法关于10%法定分保的规定,确保了GIC Re对印度保险业务的全覆盖。国际再保险人对印度市场秉承的谨慎态度,兼有最高10%的分出保费限制,客观上为GIC Re大力发挥本土再保险支持作用争取了更多的空间,创造了内外部条件。

  对印度市场多年的观察,发现印度市场很少有临分业务流向海外。一方面是再保险合同的保障程度高,降低了临分需求;另一方面,市场偶发的临分需求大都流向了GIC Re,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GIC Re在印度再保险市场的强势和备受依赖地位。

  保单同享、风险共担的相互分保机制

  从数量上,在印度18家直保产险公司中,国有公司只有4家,并不占优。但从保费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方面,4家国有产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一直在60% 以上,占据产险市场的主导地位,代表了保险业发展的主流。在多年的经营活动中,4家国有保险公司形成默契,达成保单同享、风险共担的协议,得到保险监管部门的积极肯定和大力支持。协议约定:4家国有直保产险公司之间互相分享每一份保单,签单的保险公司必须通过再保手段分给其他3家保险公司一定的保险金额,此金额以各家保险公司在同质业务中的净自留额为限。保险公司之间自发的类似互惠互利的约定,在全球其他市场并不多见。这种有别于其他市场的做法,跟4家国有保险公司的历史渊源有关。4家公司在隶属于GIC 时,同属GIC旗下的分公司,按地域划分势力范围,互不竞争。如今各自独立了,保险业进入了自由竞争的时代,但基于历史原因和思维惯性,合理利用市场规则,达到相互协作,减少不利竞争的目的。保险监管局出于稳定市场,发挥国有保险公司主渠道作用等更深层次的考虑,给予支持和鼓励,亦可谓别具匠心。

  像这样保险公司之间同享保单、共担风险的相互分保机制,其对保险业产生的正面影响显而易见:

  1.实行保单同享,某种程度上遏制保险公司拼抢业务,对恶性竞争有一定抑制作用,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

  2.增进保险公司之间的信任,提高承保理赔效率,增加透明度,有利于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3.增强保险公司为市场负责,为客户负责,为合作伙伴负责,为社会尽责的责任感。

  4.运用分保手段使风险得到有效分散,但保费更多留在了国内,较好地利用了国内承保能力。

  踯躅前行的保险、再保险市场开放进程

  1995年印度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比中国早了7年。按常理,印度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应比中国高。但从印度保险再保险市场的情况来看,并非如此。

  印度受英国殖民统治长达两个世纪的历史,使印度较早地进入工业化时代,印度在19世纪初就有了保险业的起步,随后发展速度很快。到20世纪上半叶,保险公司有好几百家。只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印度两次分别对寿险和产险实行国有化,保险公司的数量锐减到两家,寿险和产险公司各一家。此后印度的保险再保险业进入了缓慢前行的时代。直到2000年,印度提出保险业自由化,才出现了新的市场经营主体,逐渐焕发出生机。

  伴随着印度保险业的自由竞争,开启了印度保险业对外开放的进程。但由于政府采取了严格审慎的开放政策,譬如,外资只能参股印度市场的保险公司,全部外资持有某一家保险公司的股权上限为26%。此外还有对外资公司关于经营历史、资本金等方面的硬约束。由于内资乏力,外资受限,监管严格,使得印度保险市场的发展比较缓慢。产险市场至今总共不到20家直接保险公司,2008年产险市场实现毛保费收入72亿美元, 人均仅6.2美元,处于很不发达国家之列。

  印度保险业实行自由化以来的八、九年间,国内再保险公司维持一家,即GIC Re,没有开办新的国有产险公司,共成立民营或私营产险公司12家,平均一年新增一至两家。在12家民营或私营产险公司中,内资民间资本开办的保险公司只有一家,叫信诚(Reliance)保险公司,主要股东是资本雄厚的石油化工企业。其余11家都是有外资参加的合资公司,外资股东多数来自日本,加拿大、德国等地。

  渐行渐远、百花齐放的保险中介市场

  尽管印度保险再保险市场并不发达,但保险中介市场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

  印度保险中介市场分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3种形式,尤以保险经纪人的特点鲜明。保险经纪公司的执照有三种,第一种是服务原始保单,单一服务直保市场的执照;第二种是服务再保险安排,单一服务再保市场的执照;第三种是综合性执照,既能服务直保市场,又能服务再保市场。

  早些年,印度经纪公司的执照都是提供单一服务的,或服务直保市场,或服务再保市场,若要同时开展直保市场和再保市场的经纪服务,就必须开办两个公司,申办两个执照,只是近几年才有了综合性执照。

  印度保险(再)经纪公司有近300家,比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的数量略少,但中国产险市场年保费规模是印度市场的4至5倍。相对而言,印度保险经纪市场处于较高发展水平。

  虽然印度保险(再)市场的开放程度并不高,但保险(再)经纪的开放程度却不低,它们中有不少的经纪公司不仅活跃在印度市场,为印度业务安排保险和再保险,还活跃在国际市场上,特别是北非和中东阿拉伯地区,参与当地业务的保险再保险安排。有的保险经纪公司还在世界多处设立分公司或代表处,形成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

  1943年成立的J.B.Boda保险经纪公司, 是目前印度最大最古老的再保险经纪人,依托国内,立足亚洲,服务领域延伸到了世界各地,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伦敦设有海外分支机构,是亚洲至今唯一一家获伦敦劳合社许可的经纪人,享有很高的荣誉。

  印度保险业的起步并不晚,但在全球保险业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印度保险业迎来了保险业自由竞争时代,选择了缓慢前行的渐进式发展道路,保持了较为原始古朴的风貌。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印度保险业会迎来深刻的变革。

印度ICICI银行里的妇女组合

    印度孟买的一家商业银行通过雇佣聪明的女性高管,从而创建一个友好的女性工作环境,进而打造出印度第二大银行,也是近几年来最成功的商业银行。
  1998年,昌达·科赫哈(Chande Kochhar)在她36岁接手ICICI银行初级业务的时候,她对这家银行一点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时,花旗银行这类国际银行都认为ICICI银行只是耍点“小把戏”。它们低估了这个市场的成长性,也低估了这个聪慧的、非常自信的、以色彩斑斓的卷布和非常般配的珠宝为特征的女人。
  今天,ICICI已成为印度第二大银行,是印度增长最快的银行,它是零售业务市场的领头羊,有超过1500万的客户,在印度整个零售业务中占有超过1/3的份额。而科赫哈——今年《财富》世界最有权势商界女士排行榜中名列37位,当2008年末,这家孟买银行首席执行官的职位出现空缺,她将成为热门的人选。
  在男人统治的商业领域,这样一位妇女取得了如此了不起的成就是值得关注的。在经济领域中,女性们常常扮演的是屈从,附属的角色,这样的一个突破在印度其他银行也算是一个惊奇。但ICICI使得自己这个公司的名称成为体现女性才智的标识,这家银行执行董事会五名成员中有三名是女性,在40名高管中有13名是女士。与科赫哈争夺ICICI银行CEO职位的莎嘉·莎玛(Shikha Sharma)也是一位女士,47岁的她是ICICI 与英国保诚Prudential合资公司的负责人。
  ICICI银行被兄弟单位们授予了“裙子队”的称号,这些拥有高度竞争意识的女士们把原本死气沉沉的、官僚色彩浓重的银行发展成为顾客导向的、印度最多样化的银行。“我们选中的几乎所有的领导者们都取得很大成功,其中大多数是女性,”ICICI银行的CEO卡马斯(K.V.Kamath)说,他是这些妇女领导者们强有力的支柱。
  卡马斯一贯乐于提拔女性,这里体现了他对ICICI银行的愿景和认识,这家公司30%的雇员是女性。但他否认高级职位会优先选中女性,“这是一个很清晰的价值观念的体现,男女之间没有特殊的区别对待,”他说。他的标准是挑选那些“智慧的,有团队领导和协调能力的高管人员”,他评价那些女士们“比男士更能分开去想问题。”
  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这家公司有这么多的女性高管:她们都比男人们更热于接受这里的低薪资待遇,有高管职位空缺时,她们会得到相应提升。她们的待遇比政府银行的好一些,但比外资银行和其他私人银行则低。在大多数情况下,她们的丈夫们创造家庭的主要收入。
  ICICI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拉姆·纳斯(Renuka Ramnath),45岁,她管理着20亿美元的资金,但她的工资只能是“口袋零花钱”。12年前,她丈夫去世,收入变成了紧迫的问题,但是在她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她仍然选择待在ICICI,虽然她可以到其他地方挣多得多的钱,但她认为“没有其他地方能使自己做成这么多的事。”
  公司CEO卡马斯创建了一个罕见的商业文化,就是工作环境中自由的“性别歧视”,在那里妇女们感到很舒适。公司里,妇女们可以自由地进行关于家庭问题或者是服饰方面的闲谈。她们能为处理家庭事务自由地从岗位中离开和返回。“你回来时还有同样的精力,这就不会影响你的工作,”科赫哈说,女性们能在一天中抽出时间去处理孩子学校的事务或者其他家庭上的事。公司人力资源主管K.Ramkumar说,“即便是最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也都肯定了这里女性得到的支持和自由”。男士们也得到同样的待遇。40岁的、资深的基础业务部的管理人员Madhabi Puri Buch说,男人们可以谈一些体育方面的话题。“我们认识到如果你是一个父亲,”她说,“你就不仅是一个雇员,你还要承担起作为父亲的义务。”
  第一个上升到资深管理岗位的女士是拉莉塔·朱芘特(Lalita D.Gupte),她1971年加入ICICI银行,现任ICICI银行联合总裁,在90年代ICICI银行的改革中她是引领者之一,2001年银行开拓了国际业务,为印度海外业务服务,她并负责在海外扩展投资。现在这项业务在ICICI银行563亿美元资产中占到了15%。10月末,她达到58岁退休年龄时,她将卸任联合总裁的职位。
  卡尔帕纳·莫帕利亚(Kalpana Morparia),律师,另一位联合总裁,明年5月退休。同行们说她是ICICI银行过去十年来的中枢人物,看管着不断增长的基金,还负责调整公司政策。她能在其他地方挣更多钱的时候也选择留在这里,“因为授权能让你感觉企业家的实质,在这里你能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她说。
  莎嘉·莎玛,另一个早期的成功者和快速学习者,人们对她的评价是“厉害的竞争者”。当她33岁的时候,她已经是ICICI与J.P.摩根合资企业中ICICI银行的代表。最初她对这一领域知之甚少,两年的适应期过后,她开始担任起管理职务。2000年,在对保险还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她和英国保诚Prudential金融集团设立了有严格政策限制的合资项目,ICICI银行26%的股票份额使她占据了一个管理席位。这也使得莎玛管理着印度最大的占据市场12.5%的份额的私营保险公司。她说,女性在没有优先经验时比男人更容易成功,因为“她们比男人更少些自我”。
  在科赫哈(Kochhar)22岁的时候,她开始在一家银行工作。6年后,她开始作为ICICI银行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分部的一员,在她32岁时,她领导这个部门的团队启动了一个商业银行项目。位于孟买北部新兴商业中心Bandra Kurla金融街上,她的宽大的、现代化的办公室中,电子显示屏上闪动着ICICI银行不断增长的业务,科赫哈说她“有意识地,自觉地想改变这个游戏规则。”她让这些部门一天12小时营业,其他银行工作时间是四个,或者七个小时,同时,她把焦点放在位于竞争前列的电子银行上。在这两年里,2000多个自动取款机被安装起来。“当零售银行业务非常小的时候,我们就下决心装自动取款机,”她说,“没有人想到能增长到2000个的规模。”
  ICICI这家零售银行现在是印度房屋抵押和汽车贷款最大的提供者,就像花旗银行在汽车贷款业务上,印度另一家银行HDFC(印度最大的房产抵押放款公司)表现的一样,它也是这个国家最大的信用卡经营者和多样基金发行人。在公司银行业务,科赫哈计划使用ICICI多样的商业关系和项目鉴定技能优势投标了一个2000亿美元的投资项目,ICICI估计,这么大的投资能够满足印度公司接下来4-5年的使用,包括海外购并之类的活动。
  科赫哈说,ICICI的发展得益于许多妇女高管:“性别的多样性使得公司也有很多种不同的前景,因为女性们从多种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不仅是数量上,更多在对顾客和雇员的激情的影响方面。”
  卡马斯对这样的局面非常高兴,他说,虽然,妇女们更可能“在许多事情上持一个立场,比如公司决策,比男士们更有节节相连的愿望。”Buch说,这不是性别问题,“我们喜欢拥有强硬观点的——不是倔强,顽固的——但有领导力和说服力的人。”另一方面,卡马斯称这也是“双赢”的局面,他补充说,“如果因为男老板们对性别狭隘的认识,那你将陷入困境和对抗之中。”

险企众生相:论中国保险公司的丛林文化

  对于保险企业来说,尽管其战略、运营总在不断调整以适应挑战和竞争,但其相对稳定的核心理念最终决定着其命运,并最终以企业文化来印证。而企业文化从仿生学的角度来说,犹如某种动物长期形成的秉性,是象文化?狼文化?还是狮文化?而这些丛林仿生文化对保险企业的战略决策、竞争策略、盈利模式、公司品牌、员工形象和成长曲线将有着怎样的影响?让我们走进这片茂盛“丛林”, 一起探寻保险公司的仿生文化真相——

稳健型——象文化

  关键词:包容、博大、稳健、踏实、一步一个脚印

  象,是真正意义上的丛林之王。即使是进入狮虎成群、嗜血成性的原始丛林,其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完全能够将前来偷袭的狮虎们缠卷起来抛掷高空,使这些昔日自诩为王的自大者非死即伤。象文化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包容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既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奠基者和推动者,也是市场秩序的遵守者、维护者和主导者。

  典型代表:中国人保系,中国人寿系,中国保险系等

  企业文化链接之一:中国人保以“担四海风险,保九州平安”为己任,坚信“历史蕴含价值,光荣成就未来”,人民保险,造福人民!中国人寿秉承“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双成文化和“厚重诚信,自强致远”的发展文化,正在建设世界顶级一流的金融保险集团的大道上迈进。中国保险系发愿于“惟有人寿保险可以解决人生问题”, 以“创造富裕的安宁生活”为使命,坚持用心经营、诚信服务,致力于打造中国保险业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

  丛林法则1:有容乃大

  中国人保作为新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作为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太平人寿作为我国经营历史最悠久的保险公司,都具有包罗万象、无所不容的共同特征。三大保险系的保障职能从火箭卫星、奥运工程等国家重大项目,到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对外贸易等经济领域,再到关系百姓的人身意外、健康、养老、出行、“菜篮子”和“米袋子”工程等,覆盖和渗透到各个领域;市场领地从城市拓展到乡村,网络从国内扩展到海外,进程从建国前延伸到今天,规模从数万元增长到数万亿,保障能力由数百万激增到数百万亿,体现了巨大的包容力。正是因为其有“容”,其变“大”的速度也快。中国人保从初创到今天,期间经历三大起伏、两大分合,但都未能阻挡其做大的脚步, 2008年,其产寿险年保费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承保能力达数十万亿元,完全与其“担四海风险,保九州平安”的企业使命相匹配!而脱胎于中国人保的中国人寿,更是一家独大:市场份额接近全行业的半壁江山!企业资产率先登迈1万亿台阶!国内唯一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旗下承保人数高达3亿多人次,其巨大的成功为“双成”文化作了最好的注脚。中国保险系发韧于旧中国,积淀于海外,勃兴于今世,致力于为大众解决人生诸多问题,很快成保险业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丛林法则2:有欲亦刚

  谁都想做老大,但真正要成为或被别人尊为老大,率先垂范很重要。改革开放后,保险业发展明显提速,市场主体开始变得鱼龙混杂,追求利润的手段也五花八门,同业竞争达到了白热化,引发了大量的退保、纠纷和诉讼风险案件,严重损害了行业形象。但回顾近年较大的风险案件,这三家鲜有违规大案发生。近年来,各地保险行业协会的发起者、掌印者,通常不是人保就是国寿。一则是他们市场地位高,另一则是他们恪守行业规则,热心保护市场资源,也深知抱西瓜远比捡芝麻重要。由他们担纲此责,其他市场主体也放心。这也是有大象栖身的丛林里生态多样化、平衡化的主要原因。

  丛林法则3:践行稳健

  大象前行,想不留下脚印是很难的。中国人保从主营产险,到资产管理、海外上市、进军健康险、中介和寿险市场,每一步都脚印深深。中国人寿虽然离开人保怀抱仅12年,也从主营寿险,到资产管理、海内外三地上市、进军银行和产险业,一步也没有落下。历史悠久的中国保险系更是见多识广,步步为营,一直奉“稳健经营”为圣经,特别是在全球金融风暴当下,公司采用“用国内业务带动国外业务”的收缩防卫战略,其稳健可见一斑。国寿掌门人杨超更是“稳健超人”,一是上万能险和投连险总是最后出手;二是对国际投资在经过市场调研后大声“说不”。人保总裁吴焰虽然外表风风火火,但手握数千亿资产却审慎对外:“集团上市,我们有自己的时间表,需要择机而动”。

锐利型——鹰文化

  关键词:锐利、迅疾、高远、勇猛,建立自身优势

  鹰,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双利眼;给人想象最美的是高空翱翔;给人心灵最震撼的是老鹰脱喙。鹰文化型企业往往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其员工身上也会留下鲜明企业文化烙印,从一堆人群中远远地看去,就能准确无误地把他们挑出来。

  典型代表:中国平安,中华联合等

  企业文化链接之二:中国平安的“专业价值”文化中西合璧、古今贯通、知行合一,永葆先知、先觉、先行,形成了“诚实、信任、进取、成就”的个人价值观和“团结、活力、学习、创新”的团队价值观。中华联合以“公司是军队,治司要严;公司是学校,教人要育;公司是家庭,同仁要爱”独特的“严育爱”文化,创造了一流的“中华”业绩。

  丛林法则1:安居一隅,伺机出击

  1986年,总部设在新疆乌鲁木齐的中华保险,并不满足于打破当时财险市场的垄断,在经过近14年的原始积累后,开始走出大漠,布局全国。从2000年到2004年,中华保险趁大多数企业布局全国立足未稳时,旋即展开“西靠”、“北上”、“东进”、“南征”四大攻略,在短短4年时间内即完成了全国布局。而在寿险领地,1988年将总部安扎在深圳蛇口的中国平安不甘“与蛇共舞”,3年后即加入了“与狼共舞”的阵营。1992年出击全国,1994年开始国际化,2001年着手产、寿险分开实现集团化,每一步都是领先于同业,为平安崛起争取了时间。

  丛林法则2:高空轰炸,俯瞰天下

  用“鹰击长空,志存高远”来形容平安和中华的愿景文化是恰切的。平安集团海外高管阵容豪华,50%具有海外经验,拥有完善的国际化、专业化治理架构,高空轰炸能力令人艳羡。正是其国际化团队科学借鉴国际金融业分业案例,成功创立由集团公司对业务、财务、投资、人事、计划和风险内控等重大决策进行统一管理的分业模式,大大加强了各子公司的专业化管理,提高了经营效率,降低了总成本,也连续多年捍卫了“赢利能力最强公司”的业界荣誉!中华保险“高空轰炸”能量同样撼天动地,从出兵团,走新疆,跨西北,进军全国,再到2004年“一变三”的股份制改革,每一步都牵动业界神经。仅股份制改造一举,就比人保进军寿险和国寿进军产险都提前了三年!

  丛林法则3:凤凰涅磐,锋芒不减

  真正懂鹰的人,都知道“老鹰脱喙”的故事:30岁是鹰的“一道坎”,老鹰需要经过艰辛的脱喙换喙、脱羽换翼的重生过程才能实现凤凰涅磐,开始新的翱翔。中华保险在历经从小到大的辉煌和自给自足的安逸后,2005年,20岁的中华保险面临严竣的“转型”考验:一是改制不是翻牌,员工思想不一,发展不平稳不行;二是从跟随市场转型为引领市场靠吃老本不行;三是前有人保、平安、太平洋“老三家”堵截,后有大地、天安等紧追,发展慢了不行,非二次创业不可。为了冲破“转型”的重围,公司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引领发展”的之路。强基础,调结构,上新品,使中华保险再度腾飞。与中华不同的是,10岁的平安就走上“引领发展”之路。1998年,平安掌门人马明哲提出:平安文化正式定位为“领先”文化,要求每个机构搭建“领先”平台,制定以“领先”为最核心的战略目标,在问责考核时以是否达到或靠拢“领先”为核心评判标准。后来有人形容:有平安人在的场合,那个步伐抢先、吐词最快、行动最敏捷的一定就是平安人。正是10年前的“领先”战略在每个平安人身上留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也创造了10年后平安的巨大辉煌!

专注型——骆驼文化

  关键词:责任、温和、耐性、专注,负重不忘奋进

  骆驼的驼峰里贮存的脂肪能够分解成所需的养分,胃里的瓶状小泡泡贮存着大量的水,使骆驼特别耐饥耐渴。而扁平的脚掌使其在沙地上行走自如,有着“沙漠之舟”的美誉。骆驼文化型企业常给人“永远在路上”的感觉,除了负重,就是奋进。

  典型代表:太平洋保险,首创安泰,金盛人寿,新华人寿,天安保险等

  企业文化链接之三:太平洋保险以“诚信天下,稳健一生,追求卓越”为核心价值观,当年曾以“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的广告语使太保品牌飞入万户千家。首创安泰以“客户导向”为核心,让每一次接触都成为美好感受,用行动诠释“真诚的保险服务”。新华保险的“立足服务,精益求精”的责任观深入人心。 “以人为本,承诺发展,贡献中国”是金盛不变的信念。天安以“化险为夷,补天爱人”为目标,创立了 “天地间,安为贵,保障每一天”的核心文化。

  丛林法则1:善于储藏水分,补充能量,保持充沛体力

  太平洋保险创立至今,无论是当初面对偿付能力监管警告,还是后来迎战平安的正面拼杀和新华泰康的双雄追赶,一路腾挪闪躲,始终保住了第一集团军的座席,靠的就是储藏水分、补充能量和保持体力。在太保序列里,财险根正苗红,与人保、平安轮流做庄;而寿险则业绩起伏较大,但经过“苏州会议”后实现了寿险再造,总公司和子公司利益趋于一致,业务结构得到优化,经营机制迅速转换,为集团整体上市和后期发展补充了能量。善于补充能量还有:金盛保险以“员工制”和海外轮岗,储备了大量的国际化保险人才。首创安泰主打“客户服务牌”,为公司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中高端客户资源。新华保险主打“公益牌”,为“大地之爱•母亲水窖”投入1000万巨资,为“立足服务,精益求精”的新华文化作了行动诠释,赋予了人们更多信赖和期待。

  丛林法则2:因负重而步伐迟缓,但不达目标决不罢休。

  “八年抗战,连日本鬼子都打跑了,太保上市却耗时整整八年!”,戏谑的是太保上市步伐迟缓。的确,与其说是骆驼,不如说是“蜗牛”,身上“背了重重的壳”:一是太保寿险的外资股份如何转换为集团股份,二是澳大利亚保险集团(IAG)参股太保产险如何收尾,三是太保复旦金融学院的股权如何退出。每一步都需要付出代价!但这些都阻挡不了太保奋进的脚步,高国富用“1元钱转让金融学院”的方式表明了其不达目标不罢休的上市决心!同样在负重前行的还有新华保险、天安保险,无论是新华保险的“高管事件”,还是天安保险的“监管风波”, 他们“沙漠之舟”精神最终帮助他们走出了困境,笑到了最后!

进攻型——狼文化

  关键词:一流团队、进攻短、平、快,善抢先机、迅速占领市场

  狼文化是当前最受国人所推崇的企业文化,很多企业家闭门必读《狼图腾》,开口必言“狼团队”。狼性几成企业家们疯狂追逐的最大“人性”!

  企业文化链接之四:泰康人寿奉行“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努力把泰康人寿打造成亲和、时尚、青春、靓丽的金融服务品牌。阳光保险以“共同成长”为使命,以“创造价值” 核心追求,把诚信和关爱作为生存和发展之本。

  典型代表:泰康人寿,阳光保险等

  丛林法则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泰康人寿的“知彼”在于提前预测了一个占社会主体的中间人群——工薪白领群体的出现,准确把握了居民收入差距群体结构将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 转变的趋势。“知己”在于对当代保险观的与时俱进:保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保险将成为现代生活“新三大件”, 保险是工薪白领人群品质生活的标志,保险让美丽的生命充满尊严和诗意地存在。而“己”是“彼” 追求的重要目标!泰康因此而百战不殆,所向披靡!相比泰康,阳光也毫不逊色。在阳光保险诞生的2005年,诚信缺失和理赔难已成为阻碍整个财险行业的两大桎梏!因此,阳光保险一开始就把“阳光理赔”和“诚信至上”作为致胜法宝写进了阳光基本法,并率先将“零行业经验”作为招聘查勘定损岗位的要件,专项整治理赔“慢”和“繁”的问题,深受客户好评。

  丛林法则2:快准则和超强的繁殖能力

  拉姆•查兰在《执行》一书中指出:执行无力不是认知问题而是情感问题,公司和经理人执行乏力的重要原因是缺乏执行的激情。狼文化企业从来不缺乏这种执行的激情。阳光保险三年走过别人十年的路程,3年完成全国布局,3年进入“七国集团”,“快”已经根植到了阳光的基因里。泰康更是将快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泰康仅用3年时间完成全国中心城市布局,再用2年时间构建二、三线城市网络,随后即全面占领农村。如今,泰康已成功勇立于以城市开拓见长的平安 “卧榻之侧”,又惊醒了已在农村市场“酣睡多年”的国寿美梦,体现了超强的繁殖能力。

  丛林法则3:貌似开放,实则传统

  狼虽好群居和群体活动,但却十分保守和传统。泰康陈东升曾指出,“世界上’死’得最快的企业一定不是保守的企业,而是高速发展的企业。”泰康人寿在快速扩张、打点合围的同时,始终把稳健经营置于首位。在市场热卖投连产品时没有盲目跟风,在同业进军产险和资本市场时仍按兵不动。而是致力于将保险的“爱家文化”做深做透,从“买车、买房、买保险”、“一张保单保全家”到“一张保单,一辈子的幸福”,无一不切中了客户需求中“家”这个最传统、最具凝聚力的“中枢神经”,打动了全国人的心。张维功也清晰的知道,在保持高速行驶的前提下,对于新车与司机都是严峻的考验。阳光只不过借助财险打平快、盈利周期短的特点,为实施集团化战略作好铺垫而已。要真正建成一流的保险集团必须先稳固根基,并回归正常的成本、时间和速度,最终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浪漫型——袋鼠文化

  关键词:怀揣梦想,和平崛起,擅长跳高跨栏,具有杰出运动员天赋之实力

  袋鼠给人突出的印象有两点:胸前的育儿袋和高超的弹跳能力。而所有的企业都抱有伟大的梦想,也希望自己能够轻松越过障碍。但区别仅仅在于:一眼看去,袋鼠型企业已经向人们崭露了峥嵘。

  典型代表:光大永明,长城人寿,信泰人寿,大地保险,中宏人寿,华泰财产,幸福人寿等

  企业文化链接之五:光大永明人寿将“不误导”文化作为重要执企理念,以至高诚信的商业行为进行运作。华泰财险则以高度职业化的态度,兑现其“专业品质,恒久保障”的崇高使命。幸福人寿以人为本,用她的金融智慧、雄厚实力和品牌承诺,为人们带去一份最温暖、最放心的幸福保障。中宏人寿视专业精神为“业内最高专业水准”,冀望凭借雇员卓越的知识或技能,使顾客得到最佳的利益。长城保险“保障源自长城,服务改变生活”的企业承诺古老而豪迈。

  丛林法则1:丛林因梦想而伟大

  在光大永明的宣传册中,有一幅1895年的旧中国地图,图上醒目地标出了北京、天津、杭州、上海、广州等13个城市,旁边的说明记载,19世纪80年代,光大永明的外资股东方加拿大永明金融已经进入中国经营人寿保险业务,20世纪20年代成为在华最大的外资保险公司。而光大永明今日在中国的发展路径和这张地图惊人地相似!由此看来,今天的光大永明正是为了“重温旧梦”又踏上了中国这片热土。的确,这块世界上最大的保险蛋糕还吸引了不少的“寻梦者”:华泰保险怀揣“科技保险梦”率先进入中关村(000931)高科技园;中宏保险抱定“基金保险梦”登陆上海金融中心;两岸“幸福人寿”准备相互入股谋求更大的幸福;长城保险聘请毕马威做财务审计,邀请华信惠悦制定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邀请MARSH做风险管理咨询,一切只为了圆“上市梦”。丛林因梦想而伟大!

  丛林法则2:110米跨栏——一举成名

  光大永明一开业,即派出银保“先遣部队”主攻光大银行,实现银保合作三级跳:电话行销、网络销售和高端客户理财,很快赚得盆满钵满。华泰财险则抓住1998年银行推出房贷业务的契机,率先推出房贷险产品,迅速占领了市场。而10年的楼市火爆使华泰成为业界唯一连续十年实现分红的公司。幸福人寿更以其大吉大利的名头,刚开业就引来台湾同名同业公司的关切。中宏保险借助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的感召力很快扬名天下。长城保险则最象袋鼠前行,自从2005年开业以来,保费规模四年实现“四级跳”:1千万元,1亿元,10亿元,20亿元……弹跳能力令人期待!

  丛林法则3:偶尔也像刘翔家门口受伤

  作为弹跳能力最强的动物,偶尔受点皮外伤也是常事。光大永明为保费上规模,趸缴保费与期缴保费比例严重失调,曾因高达10:1被监管部门预警。华泰并非一开始就航行在安全宽阔的“蓝海”上。华泰在最初的三年里,保费收入呈“翻番式”增长,但财务审计的结果表明:保险业务亏损近4个亿!中宏保险阳春白雪般“MT项目”,人力增长和业务增长并不乐观。至于志在天下的长城保险因竞争激烈“全国战略”受阻,转而选择竞争不太激烈的地区下手,避开盲目扩张、加大成本的经营风险。

理想型——狮文化

  关键词: 动物大亨,后台强劲,实力雄厚,独步全球,但融合难度较大

  狮并非丛林中最大的动物,也并非速度最快的动物,但其利爪、刚牙和血盆大口足令丛林中寒风阵阵。狮文化型企业多属强强联手,略带理想主义。

  企业文化链接之六:海尔纽约秉持“诚信正直、创新求实、品质第一、客户导向”的核心价值观,集海尔集团的创新优势和纽约人寿的专业优势于一身。中意人寿以诚信为本、客户为尊、专业为基、创新为魂,全面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国泰人寿将“注重商业道德,讲究职业良心”写进工作指针,倡导“年年自强”和“以行动及成果证明一切”的奋进文化。友邦保险财务稳健、信守一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典型代表:友邦保险,中意人寿,海尔纽约人寿、国泰人寿等

  丛林法则1:不是猛龙不过江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内地以年复合20%的保费增长速度吸引着世界保险业的目光,一大批“猛龙级”保险巨头纷纷抢滩登陆。海尔纽约人寿由中国家电业巨擎海尔集团和美国寿险业巨头纽约人寿携手打造,两大强劲后台让人忌惮。海尔集团以其优异的客户服务、广泛的客户资源而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纽约人寿更是挟160多年专业经验、连续55年蝉联百万圆桌会员人数冠军、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等强劲实力而至,显然不是看上了海尔“家门口”那点业务,而是为“称孤道寡”而来。同期登陆的中意人寿,其中方股东中石油实力不在海尔之下,意方股东忠利保险同属世界最大的保险集团序列,显然也“来者不善”。台湾国泰人寿跨过保监会设置的“532”高门槛: 50亿美元总资产、30年保险经营经验和在大陆2年的代表处经验,搭上中国东方航空(600115)的“航班”,成为第一家跨越海峡两岸的台湾地区保险公司。而较早登陆的友邦则是以亚太最大的区外独资保险公司从黄浦“过江”的。

  丛林法则2:尊重游戏规则

  “大亨”们虽然位高势雄,但处处遵守游戏规划。作为国内个人营销体系的“传教士”——友邦保险,不仅结合中国国情将个人代理营销体系加以完善,而且推出了一系列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规范化营销模式,为不少同业公司所借鉴,深受同业好评。特别是在刚刚发生的金融危机中,“大亨”们再次展示了非凡气度。美国友邦、海尔纽约人寿、中意人寿、国泰人寿都一五一十对外公布公司的次级债投资、权益性投资比例和美国资本背景等真实状况,模范遵守了保险业诚信至上的守则。

  丛林法则3:追求卓越,但融合难度大

  中意人寿总经理易思乐坦言:“跨国企业要成功,融合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习惯于独来独往的狮文化企业,更使“融合”难上加难。友邦保险进入中国保险市场17年的保险,因难融合至今仍然固守在两省三市作业。成立了近6年的海尔纽约在册代理人不足3000人,深感融合不易。而仅一湾浅海相隔的国泰人寿,就因“难以融合”使数任台湾籍CEO纷纷挂靴而去,可见融合远不象“两岸三通”来快。看来,狮文化型企业期望通过“强强联手”实现1+1>2的理想目标,还有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路要走。

冷静型——水獭文化

  关键词:灵活机动、潜伏能力强,具有浓厚的草根情结

  水獭一诞生就将自己锁定在某块地盘上,但其超强的觅食欲望和机动灵活的移动速度,也使它不会满足于最初的小地盘,很快会去抢占水草更为丰茂的领地。这也是大多具有“草根情结”的保险企业扩张的雷同剧情。

  企业文化链接之七:中英人寿以“关爱万家”为愿景,演绎出团队情 、行动力 、务实性 、关怀心的中英文化。信诚人寿秉承“聆听所至,信诚所在”的理念,演绎着中国文化和西方理念的保险传奇。合众人寿以“和合”文化为基石,和合各方利益,实现多赢共好。嘉禾人寿以信立业,以实求健,以新创绩,以效争优,笃信家和万事兴。

  典型代表:信诚人寿,嘉禾人寿,合众人寿,中英人寿等

  丛林法则1:我的地盘我作主

  选好地盘,守住地盘是保险公司扩张前的必修课。信诚人寿将广州作为拓展轴心,整整“聆听”了4年才把扩张的脚步迈出。中英人寿也是在广州市场站稳脚跟后,才迁都北上。选地盘也有打破“非南即北”规则的。合众人寿定都武汉,希望在其最大股东中发集团的发家之地再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华夏人寿决定从西安出发,希望借助六朝帝都的王气成就一番霸业。当然,守住地盘重要,守住“名份”也十分重要。嘉禾保险自从放弃“国民”身份后,一连用“嘉禾”注册了包括保险、寿险、资产投资、银行、经纪、金融服务、贸易清算等多达几十个专业领域的商标,掀起了更名旋风,一时声名大振。

  丛林法则2:看谁耗得过谁

  水獭的水下潜伏本领超群,大大增加它的进攻胜算。中英全国布局尚未完成,即着手进军的四川绵阳、广东东莞等二级城市。中英总裁明确表示:中英立足于中国市场的时间目标不是10年、20年,而是50年以上,中英能够承受10年以上的亏损期。信诚人寿的全国战略,也只是选经济活跃的中心和省会城市落子。合众总裁戴皓更是向公众抛出了“我办保险公司不是为了赚钱”,还举资百万设立了 “合众人寿理赔维权教育基金”,一看就知道是有长远打算的。嘉禾的股东们也一致认可嘉禾的潜伏战略,若有必要,股东可在5年内增资至22亿元,达到当初注册资本的4倍,使其更具市场潜伏能力、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丛林法则3:水陆两栖

  当今保险业单打“保障牌”已经很难维持生计,利用自身或股东的特长做点“副业”是个不错的选择。中英人寿凭借外方股东英杰华保险集团擅长管理基金,已准备在中国开设基金管理公司。信诚人寿依托中方股东中信集团的综合金融平台,已形成营销和银保渠道并驾的格局。合众人寿早就看好国内庞大的养老年金市场,专业养老志在必得。已被第一、第二集团充分挖掘的银保渠道并不影响嘉禾的再次“掘金”行动,工行、中银、农行、邮储很快成为嘉禾的致富渠道,看来银邮系统也被“家和万事兴”的嘉禾理念所吸引和打动。

激情型——烈马文化

  关键词:强势、迅捷、活力四射、虽速度快捷但也易失前蹄

  马,是国人最喜爱的动物之一,“万马奔腾”、“马到成功”、“千里马”都是以马言志的祝福语。当今保险业,的确万马奔腾,但奔腾太烈便难驾驭,故称之为“烈马”。不过,“烈马”们的闪亮登场,让这场丛林大戏更显生动而壮观。

  典型代表:生命人寿,华安财产,都邦保险,大众保险,东方人寿等

  企业文化链接之八:生命人寿肩负“携手提升生命价值”的企业使命,矢志走特色经营、特色发展、建立特色生命之路。华安以“责任、专业、奋进”为经营理念,倡导“与您共成长”的企业文化。都邦保险提倡创造快乐,传播快乐,为股东、客户、员工和所有相关利益者创造快乐。大众保险奉行“信誉为本,服务大众”宗旨,造福于大众富裕与安宁。东方人寿追求成为中国最杰出的寿险提供商。

  丛林法则1:天地任我驰骋

  保险市场竞争,本来就是一个天然的赛马场,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更是活脱脱的一幅“百骏图”。寿险这一边,先是生命人寿拍马而来,成立不久即顺利跨入“百亿”阵营,“生命伙伴”理念比泰康“新生活理念”似乎又高出一头。东方人寿则将“回马枪”练得炉火纯青,虽然起步稍晚,但后发优势不可低估。财险这一边,都邦保险借助熟悉保险业的股东,以闪电般速度完成了全国32家省级分公司布局。华安产险的座骑可能是赤兔再世,不仅兑现了"比出险客户的亲人早到三分钟"的服务承诺,而且资产规模也是一个劲的往上窜:从2002年的4.88亿元增长至2008年的500亿元,5年整整翻了100倍!

  丛林法则2:快好?还是慢好?

  这批WTO后崛起的“新生派”一旦像烈马撒腿跑起来多少让人担心,就象现在的“80后”虽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光,但总令人担心太难成熟。生命人寿从诞生到长大都处于保险行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却先后两次引发“退保风潮”。都邦保险仅用了9个月完成筹备并一次性通过了保监会的验收,但很快被曝资金链条断裂。大众保险则因发展提速而亏损加剧,2006年亏损高达1.8亿。华安保险虽然有"文化线-管理线-监督处罚线"三线管理模式作风险管控屏障,同样面临着“多收保费多亏损”的风险。快和慢,已成为两难选择。

  丛林法则3:及时避离“悬崖”

  生命人寿如果能远离资本投资这个“悬崖”,或许不会抄底失手耗尽浮盈。都邦保险股东如果能及时融资,而不是找员工集资款“下手”,或许能更快度过难关。大众保险、东方人寿在遭遇停牌、监管警告风波后,如能及时刹车,或许不会数次被股东拿到桌面上作“生死讨论”。因为跑到了悬崖边的烈马,往往收不住脚。

美国历届总统

1789-1797 乔治·华盛顿(无党派)

1797-1801约翰·亚当斯(无党派)

1801-1809 托马斯·杰弗森 (民主共和党(民主党前身))

1809-1817 詹姆斯·麦迪逊(民主共和党(民主党前身))

1817-1825 詹姆斯·门罗(民主共和党(民主党前身))

1825-1829 约翰·昆西·亚当斯(民主共和党(民主党前身))

1829-1837 安德鲁·杰克逊(民主党)

1837-1841 马丁·范布伦(民主党)

1841          威廉·亨利·哈里森(辉格党)

1841-1845 约翰·泰勒(辉格党)

1845-1849 詹姆斯·珀尔克(民主党)

1849-1850 扎卡里·泰勒(辉格党)

1850-1853 拉德·费尔默(辉格党)

1853-1857富兰克林·皮尔森(民主党)

1857-1861 詹姆斯·布坎南(民主党)

1861-1865 亚布拉罕·林肯(共和党)

1865-1869 安德鲁·约翰逊(民主党)

1869-1877 尤利西斯·S·格兰特(共和党)

1877-1881 卢瑟福·B·海斯(共和党)

1881           詹姆斯·加菲(共和党)

1881-1885 切斯特·奥瑟(共和党)

1885-1889格鲁夫·克利夫兰(民主党)

1889-1893本杰明·哈里森(共和党)

1893-1897格鲁夫·克利夫兰(民主党)

1897-1901威廉·麦金利(共和党)

1901-1909西奥多·罗斯福(共和党)

1909-1913威廉·托塔夫(共和党)

1913-1921伍卓·威尔逊(民主党)

1921-1923沃伦·哈丁(共和党)

1923-1929卡尔文·库利奇(共和党)

1929-1933赫伯特·胡佛(共和党)

1933-1945富兰克林·D·罗斯福(民主党)

1945-1953哈里·杜鲁门(民主党)

1953-1961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共和党)

1961-1963约翰·F·肯尼迪(民主党)

1963-1969林登·约翰逊(民主党)

1969-1974理查德·尼克松(共和党)

1974-1977杰拉尔德·福特(共和党)

1977-1981吉米·卡特(民主党)

1981-1989 罗纳尔德·里根(共和党)

1989-1993 乔治·H·W·布什(共和党)

1993-2001 威廉·J·克林顿(民主党)

2001-2008 乔治·W·布什(共和党)

2009-   巴拉克•胡赛因•奥巴马(民主党)

中国干部级别划分

     现在来看中国行政,基本上分为五套班子,即党委、政府、政协、人大、纪委。
     中国干部级别划分
     国家级正职:
      包括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国家头号人物。
 
     国家级副职:
      包括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等。
 
     省部级正职:
      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省部级副职:
     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行、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布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厅局级正职:
     以前叫地厅级,主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席、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公安厅厅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
     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厅局级副职:
     地级市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处但是必须要副厅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厅单位,如市政法委,市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书记兼任。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县处级正职:
     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书记、(区)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
     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县处级副职:
      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副书记、县(区)委常委、(区)副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
     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乡科级正职:
      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乡长、镇长、办事处主任、以及镇级人大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局长等。
    
      乡科级副职:
     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乡长、副镇长、办事处副主任、以及镇级人大副主任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副局长等。
     乡科级在下,就是所股级,是中国行政当中最小的,一般是乡里边财政所、派出所之类的。
    
     注:
     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
     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居二线”。
 
     正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巡抚与布政使,为从二品
     副省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按察使,为正三品
     正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府,为从四品
     副厅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同知,为正五品
     正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知县,为正七品
     副处级干部约略相当于清代之县丞,为正八品

     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的行政级别是正省(部)级,故现任兵团司令员华士飞、政委聂卫国的行政级别均为正省(部)级,下属十四个师的师长、政委的行政级别均为正厅(局)级,下辖的174个农牧团场的团长、政委为正处级。
 
     注:
     副省级市有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济南 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广州,深圳,武汉,成都,西安等共15个。
     准副省级:包括除上外的所有省会城市和国务院批准的唐山市、大同市、包头市、鞍山市、抚顺市、吉林市、齐齐哈尔市、无锡市、淮南市、洛阳市等十个市为“较大的市”。
     重庆市曾经一直是副省级城市,1997年2月成为省级的直辖市。
     副省级城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最初的十六个副省级城市是根据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发文(中编[1994]1号)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成为副省级城市的。
     副省级城市与地级市或地级行政区一起纳入各省的直接管辖之下,没有被单列。

缘起搬家 都邦保险3.8亿荣盛大厦购楼款追踪

                             http://www.sina.com.cn         20081014 04:01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小明      (转载

        过去两年间被汹涌流动性推高的不动产市场,总在挑逗着保险新贵们的神经。

  与多数采取租房办公,平衡当期财报的外资同业不同,新兴保险公司往往在一线城市大举购入写字楼资产,以期获得保险资金的另一种收益途径。

  都邦保险便是其中的一员。北京一家会计事务所2008年对其出具的审计意见显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该公司已购入北京、沈阳、苏州等地的14处高档写字楼物业,总计出资超过5亿元。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的荣盛大厦是其中的最大手笔,加之中介代理费及其它用途费用,都邦为此总计支付了3.843亿元。

  然而,翻开都邦与地产中介的一纸纸银行转帐记录,支付房款的半年上演了一场资产腾挪大戏。

  缘起:都邦搬家

  都邦保险现在的总部办公地点在朝阳北路的“非中心”,交通颇有不便。

  2007年中期,该公司管理层准备“迁都”,看中的是二三环之间的荣盛大厦。按荣盛大厦项目介绍,该物业“所在区域为首都的政务区,是国家首脑机关及经济指挥中心集中地”。

  “这样的区位和一平米不到20,000元的价格,让公司的不少中层觉得整栋买下来,是个不错的主意。”都邦保险一高层说。

  上述外部审计意见显示,20071213日,都邦以17,461/平方米的价格买下荣盛大厦20,731.41平方米物业,其中包括15层主楼和6层辅楼。

  按双方的合同,都邦购买的地上建筑面积为15,898.01平方米(其中套内建筑面积为11,955.73平方米,分摊建筑面积3,942.28平方米,分摊比率24.79%),地下一层未作分摊的储藏间、职工餐厅、自行车库面积1,324.10平方米,人防使用权面积1,609.3平方米,合计18,831.41平方米。地下二层出卖人拥有使用权的车库面积1,900平方米(不在计价面积范围内),附赠给买受人。

  都邦为此支付了3.655亿元,其中房款全价3.62亿元,中介费350万元。前述都邦高层说,早在2008年上半年,公司便已着手装修准备,“只是由于奥运装修限制,中途中断,才一直等到现在。”至此,成立不足3年的都邦,或即将搬出早年斥资3,552.08万元买下的“非中心”。

  神秘“441帐户”

  在都邦购买荣盛大厦过程中,买房款并未直接打入荣盛大厦业主方——北京荣盛达置业有限公司(下称“荣盛达置业”)——帐户,而是在北京捷成兴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下称“捷成兴业”)的专用帐户中几度倒手。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组银行转帐记录显示,都邦与捷成兴业在200711月至20086月间发生了非常复杂的资金往来。

  2007111日,开户方为“北京捷成兴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的兴业银行北京分行某支行的321050100100×××441帐户(下称“441帐户”)收到了来自都邦公司的4,315万元,备注为“购房款及佣金”。这是该帐户中的第一笔入帐记录。

  接下来的115日,都邦分三笔向该帐户转入15,000万元,每笔均为5,000万元,备注为“购房款”;次日,441帐户中的19,000万元被分两笔(每笔9,500万元)转往北京荣盛达置业有限公司,作为第一期购房款。

  此时441帐户余额为315万元,为按约定支付了首期中介佣金款项。一期房款支付到此结束,表面并无异样。

  1122日,441帐户再度收到了来自都邦的四笔转帐记录,分别为1,000万元、2,000万元、415万元和15,700万元,合计19,115万元,备注为“购房款二期”或“购房款”。

  但蹊跷的是,这些钱却未如一期房款那样,次日被转往业主方,而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有了新的去处。

  1126日,441帐户中的1,000万元被北京长安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长安投资”)以“委托收款”转走,2,415万元被电汇往吉林市博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吉林博智”);1127日,441帐户又向北京森琳绿洲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森琳绿洲实业”)和北京蓝景圣诺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蓝景圣诺尔能源”)各转出7,850万元。

  至此,1122日进入441帐户的19,115万元,已完全被四家非荣盛大厦业主方的企业分配完毕。

  直到5个月之后的2008429日,一家名为弘富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弘富实业”)的企业分三笔向441帐户汇入15,700万元(分别为3,000万元、4,000万元和8,700万元)。在当日和616日,441帐户向荣盛达置业分两次(分别为7,000万元和8,700万元),以电汇和转支的形式支付了二期的楼款。

  据记者调查,长安投资乃荣盛达置业控股股东,1126日的“委托收款”或可理解。

  但另一宗款项轮回则颇为蹊跷——1127日森琳绿洲实业和蓝景圣诺尔能源将15,700万元转走,而到次年429日却由弘富实业将15,700万元的款项转回该帐户。

  而1128日,都邦股东吉林金都集团的关联企业金都市场管理有限公司却收到北京森琳绿洲实业转入的3,500万元。

  5个月间,15,700万元巨款如何漂出、漂往何处,接受记者访问的多位都邦现任及离职高管均表示不知情。

  2,415万来龙去脉

  1126441帐户转出的资金中,有2,415万元被转往吉林博智。后者是都邦推行员工投资权益计划而成立的5家员工持股公司之一(本报1079版曾予报道)。

  5家员工持股公司中,吉林博智是唯一发生增资的。其在200775日完成首次注册的11,500万元验资后,于当年1010日增资8,050万元,注册资本达19,550万元。

  但441帐户转出资金的背后,却隐藏了员工持股公司之间的又一场资本腾挪。

  按2008919日都邦监事会向中国保监会递交的《关于对公司财务等相关问题检查的报告》,吉林博智增资时,其实际汇集的增资款只有5,277.925万元,尚有2,772.075万元缺口;相同情况的还有北京中豪群实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914日验资注册,注册资本1.15亿元),其实际汇集的集资款只有8,109.915万元,与注册资金有3,390.085万元的缺口。

  “员工公司验资总的资金缺口为6,162.16万元,主要是因员工实际入股款不足72,100万元,但吉林金都、长庆药业和长春全安市场为所谓‘代持员工股’的目的,在员工出资不足7.21亿元的情况下,仍对员工持股公司进行增资。为达到增资的目的,将已注册成立的北京中豪群、吉林市金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吉林恒正的注册资金挪用,用于对吉林博智和北京财富众合的增资和验资。经审计,该6,162.16万元的验资资金缺口是通过向北京中豪群(2007924日)挪用1,932.16万元,200787日向吉林金鹰挪用4,000万元以及2007109日向吉林恒正挪用230万元,三家员工持股注册资金共计有6,162.16万元用于吉林博智的增资和北京财富众合的验资。”上述报告称,“存在挪用员工公司注册资金进行重复验资的问题。”

  上述报告称,“为弥补该资金缺口,都邦保险将保险资金2,415万元挪用,来弥补资金缺口。都邦保险实际控制人虚假编造公司高管16人暂借购房款,以高管16人暂借购房款的名义从都邦保险公司借出2,415万元,虚挂对公司高管的其他应收款,实际上该笔款项于20071126日汇入吉林博智用于弥补验资资金缺口。”

  这2,415万元,恰是1126日从捷成兴业441帐户转出的部分。

  “吉林博智于200775日完成首次验资,于1010日完成增资验资,该资金(2,415万元)于20071126日才通过北京捷成兴业房地产经纪公司转出来,员工持股公司验资前不可能投入到验资户里,因此不予确认。”都邦监事会《关于都邦保险员工持股公司员工入股资金检查情况的报告》中称。

  员工持股公司间的资金通道

  相对于通过大股东“代持”的吉林博智和北京财富众合,另三家员工持股公司是幸运的,因为在2007年下半年,它们如约拿到了都邦股东的名分(20071026日(保监发改[2007]1345号)和20071230日(保监发改[2007]1668号))。

  然而,消息人士提供的银行帐目显示,除却上述为吉林博智和北京财富众合提供注册时的过桥资金之外,吉林金鹰与北京中豪群的账面,依旧难以抵御包括大股东在内的各方拆借之手。

  2007719日,吉林金鹰在吉林工商局验资登记,注册资金17,250万元。不到一个月之后,88日被大股东吉林金都集团(都邦发起人股东,持股10%)下属的金都市场管理有限公司便借出4,000万元;当年816日,股东长庆药业(都邦发起人股东,持股10%)再度借出13,000万元。

  此时,吉林金鹰的注册资金已只剩250万元。两位股东的借款,直到当年124日方归还。

  按都邦保险的工商资料,为了进行第三次验资,2007125日,长春中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出具长中庆所验字(200764号验资报告:第三期新增注册资本为42,000万元、溢价认缴资本6,300万元。截至2007125日止,公司已收到吉林金鹰、长春市全安综合市场有限公司(后与北京中豪群一道参加第三次都邦增资,成为股东,现持股7.5%)、北京中豪群投入的新增资本合计48,300万元,出资时间为2007125日,出资方式为货币资金。

  抢在验资前一天归还,资金腾挪“效率”可见一斑。

  北京中豪群的情况与之相仿,该公司工商注册于2007727日,注册资金13,800万元。金都市场管理有限公司于924日从其中拆借1,932.16万元,并赶在123日上述都邦第三次增资的验资之前归还。

  除此之外,北京中豪群的资金还被另三家公司短期拆借:918日,弘富实业借出3,900万元,927日归还;1015日,长春全安市场借出8,050万元,1026日归还;1022日,首创蓝景物流从其处拆借2,000万元,1023日归还。

  前述96日都邦监事会致中国保监会的报告称,“股东及无关联公司累计占用(吉林金鹰和北京中豪群)资金共计32,882.16万元,直到近期都邦公司监事会检查结束时,占用资金的利息仍未支付,被无偿占用,这种作法也严重损害了都邦公司及员工持股公司的利益。”

  “员工公司的营业执照正副本、公章、财务印章、业务经营权、资金使用调配权都集中在董事长王丽影手中,我们无从知道发生了什么。”一位员工持股公司的“显名”股东说。

一位关注该事件的律师称,其正准备成立维权中心,为都邦员工维权。

宰相狄仁杰为何只是三品官?

  最近热播古装悬疑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3》,不少人在网上先睹为快的人们,经过连续几日的昼夜奋战,终于修成正果。我作为其中一员,自然不甘落后,终于在今天把它看完了。
  看完之后,有朋友问我:狄仁杰不是宰相吗?怎么才是三品官?在给予解答之后,我忽然想起在《黑衣社》的剧情里面,薇儿刚潜伏到狄仁杰身边时,狄仁杰说过他跟李元芳是“同品不同秩”。当时李元芳的官职是千牛卫大将军,正三品,所以当时狄仁杰不就也是正三品吗?当我听到

听到越来越多不解的声音之后,我意识到:原来不少人对唐朝乃至中国的宰相制度缺乏了解,甚至是存在误解。
  在这里我就将我所知道的微薄知识发表于此,希冀能为大家解除一点困惑。
  宰相的职位相当于现代的总理,在汉朝及以前,行使宰相职权的官职为丞相,唐朝为同平章事,宋朝同平章事或参知政事均行使宰相职权。到明朝朱元璋废除宰相之时,这项制度已经存在了三千年。
  唐朝实行的是隋文帝所开创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为负责决策的中书省,负责审批的门下省和负责执行的尚书省。在唐初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以及尚书令行使宰相职权,中书令、门下侍中为为正三品,而尚书令为正二品。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由于其曾担任过尚书令,臣下避而不敢居其职,便以从二品的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门下侍中、中书令并称宰相。直到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升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为正二品。
  唐代宰相地位尊崇,上朝时可以坐下喝茶。《千字文》中所谓的“坐朝论道,垂拱平章”就反映了那时的宰相地位。并且宰相可以草拟诏书,而皇帝只有画敕的权力。既然宰相有如此之大得权力,那么极少有人能够享受这一待遇,因此名义上的宰相之职有时就会出现空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不是宰相的官职可以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从而行使宰相职权。
  从此之后,就有“平章事”与“同三品”的衔号,就是品级再高的官,也不例外,否则,就不能行使宰相的职权,只有三公、三师及中书令不加。例如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以黄门侍郎郭侍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自此以后,“同平章事”也成为宰相的衔号。
  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宰相制度发生了变化。尚书省的仆射如果不加“同平章事”,结果就不能参与宰相机务,而被挤出宰相行列。
  再来看看武周时期的宰相狄仁杰。他那时的官职是内史,即中书令(隋朝时曾改中书省为内史省,中书令也被成为内史令)。剧中的他有时候并不担任内史之职,比如某道黜陟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是宰相之职。那时候中书令和同平章事都是正三品,所以狄仁杰这个大唐宰相也就仅仅是个三品官了。

都邦保险原总裁战鹰意外遭罢 管理层大清洗(转载)

http://finance.QQ.com  2008年10月0811:45   南方网 王小明(转载)
都邦保险总裁职位悬空已有一季度之久。
基于一份显著恶化2008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报告,712日,都邦保险原总裁战鹰在该公司董事会第一届第九次临时会议上被问责出局。
董事会现场一波三折。
而这一令业界颇感惊诧的结果背后,是以都邦董事长王丽影为代表的资方与以战鹰为代表的职业经理人之间暗战的明朗化。
王丽影请辞
7128∶48,都邦保险14名董事被召集至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该公司董事会第一届第九次临时会议在此召开。
这正值都邦员工集资款被挪用东窗事发,监事会邀请北京永拓会计师事务所对该公司进行专项外部审计检查之时。审计的内容包括:公司股权结构,资本金到位情况,代持股情况,对外投资情况,关联交易情况,资金往来和现金使用情况,固定资产购置情况,业务费用使用情况,董事会经费使用情况等。
尽管在此非常时刻,常规议案平淡无奇,但就当原定会议议案审议告一段落之后,离奇变局却突然发生。
临时召集召开董事会的王丽影,突然向到会董事宣布了自己的一个决定——“请辞董事长之位
在现场宣读的《致全体董事的一封信》上,王表示,三年来,都邦发展有目共睹,很多方面可圈可点。然而,就在公司本应站在新起点,筹划未来的重要关头,开始出现了不和谐之音并逐步升级,对很多事情,我不想多说,一是庸人自扰之事,无暇顾及;二是关键时刻,自应以大局为重。
王在信中表示,事情发展并非如我所愿,很多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我一方面要集中精力为公司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探索和推动公司的发展战略和重大举措,另一方面还需腾出大量时间研究解决内部问题。三年多的操劳,已使我身心俱疲、心力交瘁,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以致萌生请辞解脱之想。
鉴于我的身体状况,经慎重考虑,准备在监事会专项检查结果明确之后向董事会请辞,对涉及我本人责任的,我绝不回避。王丽影在信中坦陈,这是我提议召开本次临时董事会的主要动因。
本想与各位董事当面深谈,鉴于种种原因,仅以此方式表达我的想法和决定。王在信中称,
恰恰是这个种种原因,让正在等待监事会调查结果的我们措手不及。一位参会的浙江籍董事告诉记者。按他的说法,5位来自浙江的股东在是次董事会召开前并不知晓这一提案。
业绩逼宫,战鹰去职
由于该提案不在先前发放给董事的议事议程之列,王请辞的表决旋即遭遇在场事先不知情董事的强烈反对,会场一时哗然。然而,接下来的情景,方让这些抗议者体会到其中的醉翁之意。
是次临时董事会的一个议题是《关于对公司经营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并问责》。按董事会秘书处提请的议案,根据上半年的经营结果,对本届董事会及其所聘任的经营团队,截至2008630日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和问责
随议案附上的一份经营状况指标,直陈2008年上半年都邦日渐恶化的经营业绩——2008年上半年,都邦保险业务收入22.38亿元,综合赔付率73.3%,超预算指标14.3%;综合费用率60%、综合成本率133.4%、概算综合成本率116.7%(已考虑销售费用递延因素),分别超过预算指标9%23.4%9.7%。相比之下,2007年都邦的综合赔付率是63.9%,仅超预算指标7.9%;综合成本率与概算综合成本率(已考虑销售费用递延因素)的数值为151%110.3%,也只分别超过预算指标的15%2.3%
20086月末,都邦提存未到期责任准备金20.7亿元,其偿付能力水平已由年初的317%降至95%
对于终日缠身于实业事务的众多股东而言,上述的经营成绩单令人担忧。
然而,由于2008年上半年雪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加之资本市场萎靡,财产险公司综合成本率上升已是行业普遍现象。两家龙头企业人保财险与平安产险的综合成本率分别从2007年同期的96.3%97.6%提高到2008年上半年的105.2%106.1%
此外,按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08年上半年都邦的保费收入在43家财产险公司中排名第11,在同期开业的新兴财产险公司中仅次于政府背景浓厚的安邦财险与阳光财险。
但在都邦是次临时董事会上,这些数据却成了弹劾现任高管层的铁证
尽管会议现场战鹰本人对此提出强烈质疑,部分董事与监事会主席徐建初、副主席王依加亦对此强烈劝阻并提出程序不合法,但罢免提案的表决依旧成行。表决中,来自吉林等地的股东力挺王丽影,却抛弃了战鹰,而事前不知有此提案的浙江股东却选择了以投弃权票的形式进行抗议。
当日的决议(都邦董临决字2008[003])显示,对战鹰问责的表决同意留任0票,免去职务8票,弃权5票,决定免去战鹰的总裁职务;对王丽影的表决同意留任7票,免去职务0票,弃权6票,决定王丽影继续担任董事长职务
换言之,由于王与战在针对各自的投票中弃权,而在对方的表决中王对战投了免去职务,而战对王则选择了弃权
据记者观察,在这份最终将战鹰罢免的决议中,只有董事长王丽影、副董事长王宝成等8名董事的签字,副董事长娄才根、董事邵伯金等5名董事及战鹰本人没有签字。
导火索:吉林银行股权风波
事后,多位都邦核心人士告诉记者,发生在2008年的吉林银行股权受让事件,是大股东最终决心让战鹰出局的导火索。
都邦监事会200896日向中国保监会递交的《关于对公司财务等相关问题检查的报告》称,2007年,王丽影操纵财务部门违反20052月股东创立大会关于都邦保险存款暂存放在四大国有银行决议的要求,将3亿元保险资金存放在吉林商业银行。
该报告称,利用当初将都邦保险注册地落户在吉林市所取得的优惠政策,王丽影控制的桦甸投资公司(桦甸市华能市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记者注,下称桦甸华能’)以优惠的认购价格1.03/股,获得了重组后的吉林商业银行(吉林银行,记者注)的原始股权。
这份报告亦透出了作为股东方的王丽影与作为职业经理人的战鹰间的分歧,“2008年王丽影多次向都邦保险总裁战鹰提出以1.8元的高价受让该公司转让的吉林商业银行股权3000万股,遭到拒绝,阻止了王丽影这一关联交易行为。
本报记者获得的来自吉林省桦甸市工商局的工商资料显示,桦甸华能成立于200765日,公司法定代表人艾祖光,注册资本为1亿元。公司设立时,桦甸市商务局资产运营公司以3,300万元货币出资,占公司33%权益;吉林金都集团以货币出资39万元、实物出资6,661万元,占有67%的权益。
但在桦甸华能的全部工商资料中,只有2007531日,吉林市方正会计师事务所对吉林金都集团出具验资报告,桦甸市商务局资产运营公司在该公司成立时并未真实出资。直到2008516日,桦甸华能通过股东会决议,同意桦甸市商务局资产运营公司将持有的公司33%的股权以3,300万元转让给吉林金都集团,后者于2008525日之前以货币的方式一次性将转让款支付给桦甸华能。股权转让后,吉林金都集团出资额1亿元,占注册资本100%
自此,桦甸华能成为吉林金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而后者正是都邦并列第一大股东,董事长同为王丽影。
都邦的一份内部签报单显示,仅仅在吉林金都集团完全控制桦甸华能4天后,2008520日,都邦资产管理部提交了一份《关于吉林银行股权收购的申请》。签报称,现拟投资吉林银行3,000万股股权,价格为最近一次增发价格1.8/股。但受保监发(2006)98号文《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第4条规定保险公司投资商业银行必须实现盈利的要求限制,目前我公司不能直接投资上述股权,因此采取由桦甸市华能市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先行购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转让给我公司的形式
都邦内部对吉林银行股权的投资分析认为,拟定的1.8/股约相当于1.65P/B,而同期上市银行行业中值为3.92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具有投资价值
都邦资产管理部对此发表的部门意见为拟同意。但在随后的部门会签中提案遭遇到了压力。经前期调查了解得知,华能市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还不是吉林银行的股东,因此目前与华能公司签订协议存在法律和政策风险,一位曹姓负责人在部门会签栏中写道,他建议都邦与桦甸华能协商,要求后者寻找第三方为其提供信用担保或提供合法、有效、优质资产进行抵押,视协商情况再考虑是否签约
但在会签单下方的总裁意见一栏,战鹰却始终没有签字。
都邦的后战鹰时代
战鹰的履历显示,其早年出身中国平安机构发展部,历任平安产险厦门分公司、平安人寿云南分公司、平安人寿广东分公司负责人。2004年战离开平安,参与海南航空投资的长江人寿筹备,后于20055月被王丽影邀请至北京煤炭大厦,接手之前由原平安产险车险部负责人臧家瑞筹备中途的都邦。
都邦早在2004年便获得中国保监会批筹,在战以及其带领投诚的众平安旧将的协力下,终于20051019日正式开业。
38个月都邦任职过往,从开疆辟土的汗马功臣,到最终被大股东抛弃,接近战鹰的人士告诉记者,战与王丽影之间的过隙,已早非一日之寒。
该人士表示,在担任都邦总裁最后的一段时日中,战鹰曾对身边人坦言,在都邦担任职业经理人最大的困扰,便在于时常被迫要在一些不明就里的文件上签字。而这些文件往往与大股东腾挪公司资产相关。
根据《公司法》及都邦公司章程之规定,董事会不应当就未列议题做出决议。上述接近战鹰的人士说,由于罢免决议已超出董事会议题范围,战已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该决议中的非法内容。
目前,该诉讼已由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受理,后者将依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
战鹰去职之后,都邦总裁之位至今悬空。
按都邦监事会2008810日向中国保监会递交的请示,都邦保险总裁战鹰被有争议地罢免后,公司的经营班子出现了权力真空,公司的行政、财务权力过于集中在公司董事长一人的职权上,造成公司治理结构的缺失,权力失去制衡,对公司其他股东的不公平
战鹰的下课只是冰山一角。
2008717日,10家浙江股东(持有都邦45.5%权益)向中国保监会递交的材料,王丽影等人在2008714日又相继开除了对其行为有异议的公司总裁办主任石积禄和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云飞(两人分别为员工持股公司吉林金鹰公司和北京财富众合公司董事长),并随即进行了一系列针对公司管理团队的清洗异己活动。
这是为了进一步控制员工公司,掩盖事实真相。一位都邦高管说,对于715日未参加上东国际第二次显名股东委托签署会议以及其他反对大股东的都邦中高层,目前公司已对其管理的部门(分公司)展开专项审计,并有选择的压缩了部分机构的正常经营费用。
广东、广西、浙江等地的机构最近都被总部派去的调查组审计了。该高管说。

都邦保险大股东偷天换日 3亿员工集资款起纷争(转载)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insurance/bxdt/20081007/01105360027.shtml (转载)

http://finance.jrj.com.cn/2008/10/0702202222070.shtml

2008年10月07日 01:1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王小明

  20073月,中国平安(02318.HK601318.SHAIPO使得大批持有合股基金的员工一夜暴富。一时间,员工持股成为保险业劳资双方皆大欢喜的传奇,一大批新成立的民营保险公司更是趋之若鹜纷纷效仿。拥有众多平安旧将的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都邦保险)便是追随者之一,逾6,000员工将7.2亿元真金白银作为认股款交予公司。

  然而一年过去,这些员工却发现真正进入都邦的只有4.1亿元,另外3.1亿元却尽数流入了吉林金都集团、长春长庆药业和长春全安综合市场公司三家大股东的腰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成了大股东的股东。

  都邦的工商注册资料显示,吉林金都集团、长春长庆药业乃是该公司的发起人股东,两间公司各自的董事长王丽影和王宝成,分别在都邦担任董事长和副董事长。长春全安综合市场公司则是20071231日最后一次增资进入的新股东。

  更为蹊跷的是,在经历两份代持协议之后,入股员工已经找不到与股份的对应关系。由于股权证迟迟未发,他们手中的证明只是一年前交钱时的一纸收据。

  2007年的疯狂认购

  相对于2005年同期诞生的18家保险公司,都邦的版图扩张可谓激进。截至2006年岁末,其分支机构已布满22个省市。但对于一间新生公司而言,大举的攻城略地背后,意味着资本金的巨额投入。

  继200687日发起人股东将注册资本金从3亿元增加到5亿元之后,员工集资便被管理层提上了日程。

  “早在2006年底,董事长王丽影就开始跟我们探讨,如何通过共持股份更好地提高员工待遇”,101日,都邦一核心高管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差不多到了2007年春节,总部员工和部分高管就已经交纳了3,000多万的集资款”。

  而集资正式启动却是在春节之后的事情,当年318日厦门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股东们同意了员工持有公司股份的提议;并在422日北京的另一场股东大会上,通过了作为管理团队以每股1元、认购1亿元额度的增资方案与针对新股东和员工的增资方案。具体为,认购价格每股1.15元、额度7亿-9亿元,但后者具有优先认购权。

  2007519日,都邦总部全体员工与20多位分公司一把手被召集到北京九华山庄。会议的目的只有一个,进行员工持股计划宣导。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当时在这次会议上展示的幻灯片显示,都邦将在完成针对员工的增资扩股后,在未来的3-5年完成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并在其后择机公开发行股票上市。

  该幻灯片还显示,是次员工持股计划的额度分配基数,外勤人员分业务员与团队长2档分别为10万股和20万股,内勤人员则从普通员工到总裁分为8档,自10万股到500万股不等。

  而在股份的退出方面则规定,已经持有都邦股份的员工离开时,须退出已持有的股份;退出价格原则上以上年末每股净资产为准,若每股净资产低于初始入股价格,则退出价格为初始入股金额加同期活期存款储蓄利息;都邦IPO后,对于已解除禁售限制的股票,持股员工可指示有限责任公司出售股票,扣除相关税费后收益归己。

  此外,上述幻灯片还提及,都邦未来的股权激励方案,也将结合是次全员持股计划进行。

  “我们不少人都是当年放弃了平安的合股基金来到都邦的,看着公司那两年跨越式的发展,大家都觉得如果按平安的发展势头,当时投出的钱,大约2年后便可以收回。”上述高管告诉记者。

  员工的狂热令公司始料未及,在当年530日与630日前分别通过各分公司专项独立对公账户与分公司总经理室成员或财务经理的专用储蓄账户完成两轮汇集之后,更于930日前启动第三轮认购,对部分投资入股要求强烈的,后期新成立分公司定向汇集。

  都邦在递交中国保监会的《关于公司员工投资权益情况的报告》(下称“官方报告”)中表示,“绝大多数机构的实际认购额度均超出了事先约定的上限,同时股东单位代表员工意愿也积极参与认购,汇总后三次共汇集资金7.2亿元”。按该报告,因汇集时间不同,前期的3,000万股为1/股,后期的6亿股定价为1.15/股。其中来自各机构员工的认购股金累计达53,915.91万元,购得股份46,883.4万股,占是次入股的74.4%;都邦总部员工缴纳认购金5,215.725万元,购得4,857万股,占比7.7%。此外,一家注册地在内蒙古的凯得伦泰公司也参与了是次认购,斥资3,450万元,购得3,000万股。余下为其他原发起人股东旗下员工与高管激励股份。

  5家员工持股公司

  几乎与员工认购同时,5家旨在代入股员工行使权益的有限公司在200775-914日间相继成立,分别为吉林恒正、吉林金鹰、吉林博智、北京中豪群与北京财富众合,注册资本金分别为1亿元、1.725亿元、1.955亿元(分两次注资,分别为1.15亿元和0.805亿元,都邦官方的说法为“实际募集1.84亿元”)、1.38亿元和1.15亿元。

  按上述官方报告披露,这5家公司中,吉林恒正按1/股入股都邦股权,认购额3,000万股,另外4家则按1.15/股入股。此外,由于吉林恒正的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另外7,000万股以1.15元入股,出现1050万元资本公积,这部分资金被作为分配的营运资金,被划拨至5家公司账户。

  尽管是纯粹代理员工持有都邦股权的公司,但5家公司在工商登记时,却被赋予了实业公司的职能。广告设计、建筑装饰、商业零售、技术开发的字眼也被写入了各公司的经营范围。

  一位出身平安的都邦高管对此表示理解,在他的记忆中,作为平安合股基金行使机构的新豪时实业,其实也在投资平安的同时,进行与后者相关的家具、印刷、装饰等后勤业务。这些关联业务的收益每年都作为分红,发给了参与合股基金计划的员工。

  但之后的情景却令这些平安旧将大跌眼镜。

  按中国保监会文件,吉林恒正的1亿股与吉林金鹰、北京中豪群的1.5亿股和1.2亿股分别在20071026日(保监发改[2007]1345号)和20071230日(保监发改[2007]1668号),以都邦变更资本金的形式被正式确认,但另两家公司手中的3.1亿元现金,却至今仍未进入都邦。

  都邦报予保监会的官方报告称,“由于各方认购总额超预期,但股东会已对本次增资总额及单一股东投资股权比例上限做出明确规定,且相关新股东投资协议早已签署,为维护股东间和谐,由董事长与相关股东几经磋商,由3家股东公司让出部分投资额度给员工权益公司”。

  然而,接受记者查询的一位持有都邦股份超过5%的浙江籍股东却否认了这一说法,“直到20086月,有员工举报才知晓此事”,而且“据我们所知,所有浙江股东(共10间机构,累计持有都邦45.5%的权益)都是这个时候才知道的。”

  消息人士提供的银行往来账目显示,吉林博智首次注册(200775日)的1.15亿元,分别于当年87日和813日被转至吉林金都集团(8,050万元)与长春长庆药业(3,450万元),第二次注册时(20071010日)增加的8,050万元,也在5天后被长春长庆药业转走6,900万元(按都邦官方报告称的1.84亿实际募资额,此时吉林博智账面已无资金)。

  北京财富众合的情形与之相仿,继2007914日注册之后,当年1025日其账面的1.15亿资金便被尽数转往长春全安综合市场公司。

  前述都邦报予保监会的官方报告却将其解释为间接投资都邦的“代持关系”:吉林博智的1.84亿元中,由“金都”代持都邦7,000万股,由“长庆”代持都邦9,000万股;北京财富众合的1.15亿元,则是由“全安”代持都邦1亿股。

  一位曾经经手此事的都邦高管告诉记者,与吉林恒正、吉林金鹰和北京中豪群通过直接增资进入都邦的形式相左,吉林博智与北京财富众合资金转出的背后,是分别与吉林金都集团、长春长庆药业与长春全安综合市场公司签署增资协议,按这三份协议,目前吉林博智已持有吉林金都集团19.09%的权益,并持有长春长庆药业49.49%的权益;而北京财富众合则持有长春全安综合市场公司48.31%的权益。

  然而,本报记者获得的于200885日查询的三家被增资企业工商资料,却揭开了“增资”过程中更富戏剧性的一幕。

  按吉林金都集团的工商资料,尽管该集团早在2007727日的股东大会上便确认了吉林博智作为新股东的增资,但直到2008511日才通过工商变更对增资行为进行确认。

  本轮增资前,吉林金都的原注册资本为9,750万元,而来自吉林博智的8,050万元中只有2,300万元在增资中作为资本注入,剩余的5,750万元在工商资料中的显示竟是“资本溢价”。

  而截至上述查询日,长春长庆药业与长春全安综合市场公司更未对吉林博智与北京财富众合的增资进行工商资料变更。而作为真正出资人的员工对此并不知情。

  “我们拿钱出来,是为自己工作的保险公司增资。对地产、药业等股东业务并不熟悉,更不会投资给他们。但绝大多数员工直到20087月份之后,才晓得这码事”,上述了解此事的都邦高管告诉记者。

  事实上,除了吉林博智与北京财富众合资金的改道“代持”,即便是已经入股都邦的三家公司,依旧难脱财务风险。

  20084月,珠海海泉湾召开的都邦2008年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包括吉林恒正、吉林金鹰和北京中豪群在内的统一以所持都邦股权进行质押贷款的决议。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北京中豪群所持的1.2亿股,已经在同某银行办理质押手续。

  两份员工持股代持协议

  据前述九华山庄招股说明会上放映的幻灯片,“由于自然人不能直接入股非上市金融企业,都邦采取业内通行的模式,成立全体员工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后者直接参股都邦。受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每一机构选一名员工代表(员工持股代表人)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

  于是,在5家员工持股公司工商注册的股东名录上,分别只有9-19名不等的股东名单,累计65名员工代表代表逾6,000名都邦员工持股,称为“显名股东”。这些显名股东在2007年下半年员工持股公司成立前后,作为“受委托人”分别与出资员工签订了一一对应的委托代持协议。

  按前述都邦报予保监会的官方报告,在5家员工持股公司中,吉林金鹰与北京中豪群是完全由员工资金组成的;吉林恒正的1亿元注册资本中包括4,042.365万元浙江股东单位集资款;吉林博智中则包括金都集团的集资款2,731万元;北京财富众合包括了3,450万元的内蒙古凯德伦泰公司投资。

  然而,当吉林博智与北京财富众合增持吉林金都集团、长春长庆药业与长春全安综合市场公司的事件处于曝光边缘时,2008715日,所有显名股东再度被召集至北京上东国际。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另一份委托代持协议。

  这份协议中,他们的名字被放在“委托人”处,而“受委托人”一栏,却是空白一片。

  一位参会的显名股东告诉记者,那天的会场上火药味十足。

  先是一封署名为“恒正、金鹰、中豪群、财富众合、博智股东代表”的《致员工公司股东的一封信》被发至参会显名股东手中。

  信中称“都邦员工购买公司股票共募集资金7.2亿元,这些资金参股了五家都邦员工公司,但五家都邦员工公司中实际参股都邦的只有三家,共计4.1亿元,其它两家共计3.1亿元下落不明,有可能被非法代持,也有可能已经被非法抵押。这严重侵害了员工权益,造成了员工投资风险……五家都邦员工公司的法人代表、董事及股东代表没有任何知情权和管理权”。

  “我们坚决主张员工公司要由员工自主管理,不能被任何人控制和操纵,希望大家明辨是非,务必担负起广大员工赋予我们的信任,在事实不清楚之前不要签订任何协议,切实保护自身及员工权益”,信中称。

  紧接着,都邦副董事长娄才根、监事长徐建初、董事邵伯金、总裁战鹰等人亦相继登台,大斥是次受托协议签署乃是“一场阴谋,希望与会代表不要上当。”

  然而,轰轰烈烈的反对声浪之后,实际到会的50多名显名股东中绝大多数依旧签署了这份“受委托人”一栏空白的代持协议,坚持拒签者不足10人。多位当日签署协议的高管事后对记者表示,“事先公司已经做了充分的沟通,压力很大,不得已而为之”。

  20089月,都邦总公司3名高管被解除劳动合同,传闻称其导火索便是拒绝在上述空白受托协议上签字。

  自此,即便是显名股东,也与具体持股的公司失去了一一对应的关系。

  “不管非法与否,至少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我们的集资款(或者是叫股金)到底用到了何处。作为一个股东应有的权利也被高层所剥夺。知情权是我们最基础的权利,请董事长能够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法律武器是我们的最后保护手段。”102日百度贴吧上署名为“都邦人老”的网友留下这样一段留帖。

雷曼兄弟破产殃及5家IT巨头

  导语:美国科技博客valleywag.com今天撰文称,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证券被收购,如果说硅谷能幸免于本周的华尔街大震荡,那么以下5家科技公司就没那么幸运了。
  说硅谷能暂时幸免于本周的华尔街大震荡,那是因为以广告为主的科技公司占据硅谷的主导地位。但新闻集团、思科、RIM、Salesforce.com和彭博社5家公司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将成为此次投资银行大震荡的直接受害者:
  1. RIM
  在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后,一名雇员喊道:“我的‘黑莓’手机也将被收回吗?”本来,RIM生产的黑莓手机8月的销量已经出现下滑,如今,雷曼的2.9万名雇员大部分都要离职,美国银行收购美林证券后也要裁员2万人,预计有15万人将因此而失业。由此可见,黑莓9月销量更不容乐观。
  2. 彭博社
  纽约最成功的科技公司非金融信息供应商彭博社莫属,但来自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竞争已经让彭博社倍感压力,如今雷曼和美林证券的裁员更是雪上加霜。
  3. 思科
  美国银行和美林证券的合并能够达成节省成本的目的,但对于通信设备供应商思科而言却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节省的这部分成本很大一部分出自思科的产品。2005年,思科刚刚从Avaya手中夺回美林证券这一大客户。去年5月,思科宣布将为美国银行部署10万部电话。
  4. Salesforce.com
  2007年2月27日,Salesforce.com刚刚签下美林证券这一大客户,并获得2.5万名新用户。被美国银行并购后,这一切都变得不确定。
  5. 新闻集团
  新闻集团旗下IGN娱乐和图片共享网站Photobucket等许多业务均由雷曼兄弟负责打理,没有了雷曼兄弟,新闻集团的Web业务将如何发展?

IBM中国嬗变

  当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和他的中国同事们在位于北京的大中华区总部和位于上海的IBM新兴市场总部之间穿行的时候,新IBM中国正成为IBM全球更重要的一部分。
  过去3年,IBM将全球资源联为一体,重新设计了业务模式。将原本聚集在美国西海岸的资源分散到全球各地:财务中心搬到马来西亚,人力资源中心设在菲律宾,客服中心则在澳大利亚。
  这是IBM正在全球展开了一场 “寂静革命”,它正从根本上改变运行模式、业务组合、技术、流程、劳动力和文化,并将资源转向人才和市场最丰富的国家。这场革命的方向,后来被IBM称为的 “全球整合企业(Globally Integrated Enterprise,GIE)”转型。中国成了IBM进行全球整合的战略要地。
  2006年10月,IBM宣布将其全球采购总部迁往中国深圳,同时将全球首席采购官JohnPaterson的办公地点也迁到深圳。这是IBM首度将集团的某一部门的总部迁移到公司美国总部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现在,集成供应链深圳负责在全球范围内为IBM提供各种采购以及市场信息和采购咨询等系列服务。
  如今“扎根中国,放眼全球”在IBM中国并非徒有虚名,即便在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时候,IBM中国研发中心的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过去的5年里,IBM已经完成了业务模式的完全转型。收购普华永道、研究中心向服务的集成、大量基于资产的软件和服务方面的投资、SOA和超级计算方面的突破等等。伴随着PC、硬盘、驱动器、显示器和打印机系统业务的剥离,这些都不是孤立完成的。
  IBM的变革已显而易见。新兴业务、新兴市场就是全新IBM的标志。
  2007年,美国之外的营业收入在公司总收入中的比例增加到了63%。在常被称为BRIC(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4个国家的营业收入增长了26%,同时公司在新的成长型市场上的收入增加了21%(汇率调整后为14%),占地区收入的18%。亚太地区收入增长16%,达到53亿美元。
  2008年第二季度,IBM持续运营利润为28亿美元,比2007年第二季度的23亿美元增长了22%。IBM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曾表示,“2008年上半年的增长,证明IBM能够同时在新兴和成熟市场上发展壮大。”他说。
  IBM正在经历的转型可能将很快席卷全球其他公司。在20世纪初,IBM就是跨国公司中的佼佼者。虽然要理解IBM风格的全球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钱大群认为,这些先进的运营方式对那些“渴望改变”的中国企业同样适用。
  对于新的经济环境下将要面临的困难,钱大群并不抱有一丝侥幸。即使IBM的全球化整合战略在中国已经初见端倪,但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还在很多方面主导着IBM员工们的思维。
  钱大群发现要改变过去销售团队更关注团队或个人业绩而非客户的真实需求仍是一件极富挑战性的工作:7月份,他邀请了数十名高管参加在北京郊区的会议,以寻找让员工们更快适应新的商业模式的沟通途径。
  目前,IBM中国正在努力帮助政府和企业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包括管理风险、降低污染以及节能降耗。新的机遇还包括一些更高价值的政府计划比如智能公共事业网络以及医疗管理系统等等。
  “中国机遇”使IBM中国的新任掌门人对前途惊喜不已。事实上,对于全球整合的进程中,IBM正在经历整个公司运作模式和商业流程重新建设。基于中国的创新能力,IBM全球资源正向中国逐步转移。
  “我们把这看作是IBM在中国发展的第四次机遇。”钱大群说,前三次分别是改革开放初期,IBM把基础制造引入中国,以及在90年代初期获得的大批企业客户,和2001年中国加入WTO前后的国有企业转型。当时,钱大群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区域市场管理者,在20世纪90年代为IBM在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贡献了不少力量。
  如今,钱大群的战场要比当初宏大得多,他说,“2008年,IBM中国能成为IBM全球最有潜力的市场。”
  经济观察报:虽然您曾强调上任之后将延续IBM中国既定的政策,但这一年间恰逢IBM正在进行“全球化整合”,此时的中国市场发生了很多变化,您如何看待这些变化给IBM在中国的业务带来的影响?
  钱大群:过去这一年半或者未来几年,IBM的全球化策略中国不光要落实,而且要结合中国现阶段和未来发展做出改变。新的IBM全球整合,目的其实是配合新的科技手段,给客户更多附加价值。中国正处在一个快速成长的经济体系里,假如一个政府的领导新求变,观念很新,他们就愿意做大幅度的创新和投资。IBM能在这些市场用新的观念配合经济的发展,就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经济观察报:如何看待IBM中国在未来的新任务和新定位?
  钱大群:坦白讲,IBM派我到中国要做的也就是这些,而不是远在纽约的某个大楼里说,“IBM在全世界有多强大”,而忽略了真正具有潜力和未来的市场。或许我们不会再重复过去三十年IBM中国不同阶段做的事情或者贡献,但我所做的仍是让IBM能够在新的浪潮中发挥强项和实力,跟中国市场结合起来。
  经济观察报:目前IBM中国是唯一拥有双总部设置的区域市场。当时IBM为何决定把新兴市场的总部设立在上海?
  钱大群:今年7月1日,IBM正式宣布从全球组织形态上确立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地位,并将新兴市场的总部设立在上海,这是一个很大决定。我相信在选择所谓总部的时候首先考虑不能放在美国,因为要接近最有潜力的、可能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市场,而且不管这个地点在哪儿,都要便于和周围的新兴市场沟通,上海显然是很好的选择。
  经济观察报:这是IBM第一次正式把新兴市场纳入管理机制,对IBM在中国的业务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钱大群:IBM中国确实正在这个调整中寻找自己的机会。事实上,当你说到新兴市场,中国的地位就像老大哥,是海外市场高速增长的代表。
  对IBM来说,这次前瞻性的调整意味着将兼顾本土和海外两大市场,而其中新兴市场的机会才是更大的挑战。要在像中国这样快速增长的经济形势下,配合国家发展政策,帮助企业成长,我们要问自己,能不能做对的事情,能不能参与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帮助这个市场有更好的改变。如果我们能提供更多价值的话,IBM被接受、被尊重的程度就会更高。
  经济观察报:大多数的中国企业都在面临调整和转型,在您与您的这些中国客户接触的过程中,最多的看法是什么?
  钱大群:中国公司在全球化进程中要实现持继业务发展和真正的全球领导地位仍面临诸多挑战:他们需要拓宽和加深自己的全球触角,获取新的市场;他们需要加强管理规划和复杂性不断提高的全球运营;他们需要持续关注效率问题,寻求更高的盈利能力;他们需要进一步在企业治理、管理和运营方面纳入最佳实践,融入到全球商业社会中。
  经济观察报:作为IBM董事长亲自领导的IBM整合与价值团队中(IBMIVT)的成员,您如何让总部通过您更加了解中国现在新的机会和增长?
  钱大群:我越了解中国的发展,才越有可能把IBM的方向跟中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创造新的价值。但在今天多元化的环境下,我不希望也不建议IBM只透过我这一个“窗口”去了解中国,那是很危险的事情。对IBM中国来说,既有很有前途的一面,也有实际困难的一面,这样才能够帮IBM在中国继续投资。
  经济观察报:显然,IBM正在将自己的定位调整到更加关注为客户提供价值,如何使您的团队或整个IBM中国的员工具备这样一种与IBM全球化整合相匹配的心态?
  钱大群:过去,IBM很多同仁会把部门利益放在第一位,比如不同销售部门考虑软件、硬件怎么卖,而不管客户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希望通过转型,我的员工出去的时候能把客户摆第一,IBM摆第二,他自己负责的部门摆第三。
  经济观察报:这种心态应该怎么调试或转换?如何用新的理念适应新的业务模式呢?有什么具体做法吗?
  钱大群:我想出来的话就告诉你,或者你想出来就告诉我。(笑)
  任何一个企业要转变它的文化和价值都远比推出一个新的产品要难,我还是希望能有更多时候和员工沟通。
  经济观察报:如今PC业务已经不是IBM的核心竞争力了,在全球化整合之后,是不是过去的市场份额和排名也不是最重要的了?具体到提升客户价值,IBM用哪些方式来评估自己的业务呢?
  钱大群:我觉得份额不是唯一的但也是不能忽略的一个指标,但也不能自满于过去或今天的市场份额。IBM在调整当中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定位,我们希望追求的不只是海量的产品,而是客户认可我们的价值。不过IBM很多产品的市场排名每年仍然会有,多数都是排名第一的,比如大型机等等。但我们也不能过分安逸,我告诉我的员工,不要躺着市场排名上吃老本,而忽略了那些新的正在快速崛起的市场。

SAP逆市扩军 赌定中小企业

  正当华尔街的裁员潮向硅谷蔓延,雷曼兄弟、惠普、eBay相继传来裁员声时,在中国,前程无忧网站上,SAPChina(思爱普软件系统有限公司,简称“SAP中国”)正以每天201条的招聘启事,大肆网罗人才,似乎丝毫没有感染到过冬的喧嚣。
  据悉,SAP中国今年10月将有三个区域城市的新办公室陆续开张。SAP中国相关部门表示,大范围招聘是因为业务扩张的需要,之前公司一直都在招人,用于向各个业务部门“补给”。
  对于SAP中国,扩张的目标只有一个:继续推进向中小企业及二线城市深入的市场战略。尽管目前,目标客户们似乎正在逆境求生。
  不改初衷
  尽管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飞升、融资环境转变使中国中小企业面临重重危机,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二届广东中小企业经济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
  SAP并未改变他们对中小企业市场的光明预期。
  SAP的发展目标之一是2010年客户数量达到10万,为实现这一目标,SAP亚太区计划将中小企业客户扩大三倍。
  近期,SAP投资2000万美元在上海建立研究院,专门研发中小企业解决方案,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
  2008年7月开始的 “蓝动中国”计划中,SAP与东软、达美、高维信诚、汉得和神州数码5家合作伙伴共同推出针对不同行业的“ERP套餐”。内容涉及消费品、高科技、机械、汽车等行业。这使得SAP中国的服务范围覆盖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120多个大中城市。
  SAP亚太及日本区2008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印度、中国和日本等关键市场显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这是SAP继续加大对这些市场的投入的根本原因,而其中SAP中小企业部门同比上涨幅度超过29%。现在,SAP在中国约 1800家中75%的新客户来自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已经进入战略竞争时代。”SAP中国区一位高管认为,SAP理解和洞悉中小企业所面对的蜕变、超越等困惑,非常有信心引领中国中小企业做强做大。
  SAP北亚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纪秉盟(MarkGibbs)仍赞成“金砖四国”(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的说法,中国是四国中最大的国家,也是SAP未来业务发展的重心。
  SAP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烈生表示,SAP中国二季度在各个市场都保持了持续增长,因此将继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但是,对SAP中国来说,协助SAP完成亚太区将中小企业客户扩大三倍的目标并不轻松。招兵买马就是第一步。
  广邀人才
  为了实现2010年的发展蓝图,SAP中国方面表示,人才战略仍然是战略重心。2008年第二季度,SAP亚太及日本区新增了1547名全职员工,职工人数增长16%,使该地区员工总数超过11000人。
  除了大范围招聘外,SAP中国还推出“SAP教育基础计划”,针对毕业的大学生以及工作1年的人,以培养更多合格的SAP软件咨询师。最近的“商学院系列巡讲”活动,也正在以主题演讲和专家会谈的形式网罗那些尚未毕业的精英。
  SAP亚太及日本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梅若霆女士(Ms.GeraldineMcBride)说:“SAP亚太及日本区目前的增长速度是该地区软件市场增长速度的五倍,我们将努力保持这一势头。必须启用合适的人才,保持业务模式以实现盈利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ERP市场进入成熟期,在中国市场金蝶、用友等企业的渠道和营销方面更具有本土特性,而且,SAP的渠道覆盖计划还没有完成。计世资讯总经理曲晓东说:“SAP仍需寻找更好地向中小企业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并推广服务的方法。”
  即使,互联网可能正在步入一个不确定的时期,但谁也不想带着一条尚未完成的渠道,直接输在起跑线上。这可能就是SAP中国逆市招人的初衷。

AIG:850亿美元浇湿的炸药包—前途未明 或将因此易主

  高息贷款紧逼,AIG前途未明
  虽然获得了850亿美元贷款,但AIG要面对的恐怕不是复兴之路,因为美联储肯出手救济,只是为了AIG不会因为流动资金缺乏而贱卖资产。而为了能偿还高额利息的贷款,AIG将不得不尽快出售包括核心保险业务在内的部分业务,昨日有消息传出,称其旗下友邦等子公司或将因此易主。
  美联储让AIG有序破产?
  尽管AIG在最后48小时被美联储“拯救”了,但850亿美元贷款并非是AIG命运的转折点,对此,安邦集团分析师甚至评价说,“美联储不是在拯救AIG,而是在让其有秩序地破产。”
  据专家分析,美联储和财政部只用了几天时间就设计出向保险巨头AIG提供贷款的方案,贷款规模高达850亿美元。一方面,政府出手也是为了避免AIG问题可能对金融市场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但美国政府不仅将在公司股份中占80%,而且给出的贷款利率也相当高,比伦敦银行同业拆息高8.5个百分点。更为重要的是,据统计,截至6月底AIG负债总额达9,717亿美元,850亿美元的贷款相比显然只是杯水车薪。因此,美联储贷款的意图仅是在AIG出售业务的过程中为其提供资金支持,避免其因为资金压力而贱卖资产。
  对此,华盛顿ISI集团的分析师汤姆·贾拉尔认为,“贷款的期限只有两年,说明政府贷款的目的就是迫使这个保险巨头尽快将资产变现。因为贷款期限越长,风险越大。”
  友邦担心被出售
  作为AIG海外保险业务的主要寿险子公司,友邦保险一直竭力撇清AIG危机的影响,并先后发布数份声明称AIG为解决流动性尝试的举措不会涉及自身,但母公司AIG在巨额贷款的压力之下,恐难以保全友邦。
  根据贷款协议,AIG要出售资产以偿还贷款,根据以前AIG的重组计划显示,其最有可能的是剥离旗下的飞机租赁等业务。但其新任CEO爱德华·利迪上任后却表示,在出售部分资产以偿还一笔联邦贷款后,AIG的规模会变小,但仍将保留全球和美国国内的财险业务。因此,市场纷纷猜测其将出售部分寿险业务。对此,有瑞银集团的信贷分析师表示,“AIG有可能出售包括其在美国商业保险业务、最棒的亚洲寿险专营权(含中国)以及任何在西方国家保险业务在内的资产。”如果这一揣测属实,那么友邦就将成为被出售的部分。据市场传言,巴菲特、AIG前任掌门人格林伯格、安联保险集团、慕尼黑再保险以及英国保诚集团都被认为是最后可能购买AIG资产的买家。分析人士认为,AIG具有优势的一些资产项目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全球众保险业者感兴趣的焦点。今年以来,保险行业纷纷购买美国资产及陷入困境的企业,至今已完成33项价值高达135亿美元的交易。
  对此,友邦方面还没有进行任何回应,但有媒体称,AIG旗下的中国公司已于早些时候紧急召开会议寻求对策,“主要是讨论友邦未来的命运”。

  当所有人把“下一个雷曼”的目光投向美国国际集团(AIG )时,市场的预期和恐慌已经让AIG这个资产过万亿美元的公司摇摇欲坠。
  如果AIG被引爆,被炸塌的将是整个华尔街。
  此时一盆冷水适时而落。9月16日晚,美国联邦储备局委员会(美联储,FED)紧急提供最高达850亿美元的两年期贷款,换得其79.9%的股权。
  然而,“炸药包”只是暂时被浇湿,戏剧性的转变并没有消除美国金融业的不安。
  连降两级
  AIG是一家在美国和全球范围内开展多种保险和保险相关业务的控股公司。AIG向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保险、金融、投资产品和服务。但是,虽然号称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除了传统的普通保险和人寿保险业务,AIG还有大量的金融服务业务,涉足飞机与设备租赁、资本市场与消费者融资。同时AIG还提供资产管理业务,提供价差投资、机构资产管理、经纪服务和共同基金业务。
  这次,直接让AIG这艘巨轮触礁的是“信用”。
  9月15日,标准普尔评级公司、穆迪氏投资服务公司和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这世界3大信用评级机构各自给AIG下调至少两个信用等级,使这家世界最大保险机构平添数以百亿美元计的追加抵押品负担。
  标准普尔把AIG长期信用等级从AA-降至A-,下调3个等级;把它的短期信用等级从最高级A-1+降至A-2,下调2个等级。标准普尔声明,降低AIG信用等级出于综合考虑,一方面AIG“应对追加抵押品灵活度降低”,另一方面AIG与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相关的损失日益增加。
  穆迪氏则发表声明说,鉴于AIG在美国住房市场直接和间接投资所处状况,“楼市持续恶化势必影响这一集团的流动性和资本情况”,因而调低AIG的信用等级。
  面对三大评级机构的同时下调信用评级,AIG发言人拒绝评论。但AIG上月一份文件显示,如果标普或穆迪氏把它的长期优先债务信用等级下调一级,它将不得不追加总价值133亿美元的抵押品。
  “评级下调意味着AIG融资成本升高,并需追加融资抵押品,这将迫使其进一步筹资。信贷评级下降将会允许交易合约对手取回资金,如果交易合约对手取回资金,AIG可能只能生存48至72小时。”业内人士分析,降级直接让AIG面临债券投资者的抵押品赎回潮。
  而据估算,要弥补评级下调损失和其他财务危机,AIG需要紧急融资400亿美元才能化解生存危机。
  次级债黑洞
  引发AIG信用危机的导火索仍是次级债。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6月30日,AIG的总资产为1.05万亿美元。由于持有大量的与次级债相关的保险合约,危机爆发以来, AIG与次级债相关的业务损失惨重,拖累AIG在前三个季度亏损已经达到180亿美元。
  “AIG风暴再次向我们警示混业经营的风险传导是多么快,风险的穿透性是多么可怕,一个子公司被点着,其他子公司都会被祸及。”中央财经大学的郝演苏说。
  早在2005年3月,美国监管部门就曾怀疑和调查,AIG正在出售一种特殊的保险产品,该产品可能只是“采用保险合同的形式”,实际上更像是融资工具甚至是贷款协议,目的是帮助企业购买人粉饰资产负债表。监管部门称:AIG可能通过误导投资者而销售了某些保险产品,并通过设立附属机构为某些客户掩盖亏损或虚增盈利。
  而在更早的2004年10月4日,AIG还承认:旗下子公司AIG金融产品公司与另外两家保险公司卷入了银行控股公司——PNC金融服务公司的融资丑闻之中。AIG被迫向美国证交会和司法部缴纳1.26亿美元罚款了结这一官司。2005年,在AIG工作了近40年的格林伯格也因上述调查被迫离开AIG。
  格林伯格的继任者苏利文尽管一直致力于改革,但他掌管AIG这艘“泰坦尼克号”的能力却备受外界怀疑。
  新一任CEO是维尔伦斯坦德(Robert Willumstad),在不能清除前任隐患、信用连降两级、面临融资困难之际,只能紧急向美联储求援,不让这艘巨轮在自己手上覆没。而美联储在紧急提供850亿美元的贷款之后,美国财长保尔森请维尔伦斯坦德靠边站,倒霉的他上任才刚3个月。
  不敢不救
  “不救雷曼,在经济上,是因为它没有AIG那样大的影响,不会对金融体系造成系统风险。在政治上,是因为它和共和党政府没有什么大的联系。而AIG则不同,它实在太大了,不救它,就会造成系统风险,引发全面危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曹红辉告诉记者。
  显然,对于美联储来说,AIG必须救。与贝尔斯登、美林、雷曼不同的是,后三者是投资银行,破产后涉及的多是法人机构、共同基金等,而AIG在全球共有130家保单持有人,一旦引爆,后果难料。另外,AIG因为其混业经营的原因还与多家商业银行有商业往来,如果AIG倒下,是否会拖更多的商业银行下水,难以估量。
  “AIG不仅仅与华尔街和金融市场做大手笔交易,与消费市场也关系非浅。”Payden & Rygel投资管理公司的Chris Orndorff说,如果AIG破产,那就世界大乱了。
  而比雷曼兄弟倒下更可怕的是,许多地区银行的投资组合中都有AIG公司的债券。与此同时,更多的地区银行还买入了该公司的信贷违约掉期(CDS)。若华尔街和美联储不能就拯救AIG的解决方案达成一致,地区银行可能面临AIG债券信用违约的问题,后者卖出的CDS的价值将迅速受到质疑。
  FTN Midwest分析师Jeff Davis称,AIG发行了数十亿美元的债券,这些债券大多被全球的许多机构置入投资组合。AIG的债券一度享有非常安全的评级,对于希望在债券投资组合中加入稳定资产的银行来说,该公司的债券曾经是理想选择。
  然而,要弄清楚哪些银行持有超大规模的AIG的债券并最容易受到后者破产的影响,其实并不简单。“因为你不知道各银行的多数证券组合中到底有什么。”FIG Partners分析师Tim Coffey说。
  CDS的不透明让风险更为难测。实质上,掉期是双方签订的一种合约,其中一个公司(在这里就是美国国际集团)同意在特定借款者债务违约时向另一家公司(一家银行)支付与相关债务等额的金额。银行可以运用信贷违约掉期来对冲它们向商业借款者发放贷款所承担的风险。各银行运用过许多类似的协议,这些协议一般被称为衍生品。
  Jeff Davis说,AIG是CDS的主要参与者,并在全世界签订了数不清的合约。
  “AIG的业务遍及全球,有这么多的人和企业都跟它往来。”在业界影响力颇大的Loomis, Sayles & Co债券经理Daniel Fuss说,政府的出手让他们松了一口气。
  然而,即使在美联储已同意向AIG提供850亿美元的过渡性贷款后,花旗对于AIG的股价仍然由近期最高时的14美元/股调低到4.5美元/股。
  AIG 也在准备自救计划,其自救计划包括:出售飞机租赁等一系列传统盈利业务;将有可能动用200亿美元的保险准备金。
  在AIG各子公司中,其人寿保险业务赢利最好。但在目前情况下,如果未来两年,AIG通过各子公司的经营盈利能偿还美联储的850亿贷款尚可,如若不能,AIG还将出售其优质资产。
  次级债危机未见底,AIG风暴未完全停息。
  分析人士表示,在 保险巨头AIG发生剧变之际,苏黎世金融服务公司和其他AIG保险界竞争对手很有可能成为此次危难中的赢家。

08年降薪排名前十大行业

  排名 行业名称      降薪公司数量 08年同比降幅
  1    化工    29      -16.83%
  2    医药生物  22      -12.7%
  3    房地产   21      - 22%
  4    纺织服装  17      -20.42%
  5    机械设备  16      -8.39 %
  6    建筑建材  15      -12%
  7    公用事业  13      -11.5%
  8    交通运输  12      -5.26%
  9    电子元器件 11        -24.78%
  10   商业贸易   11        -20.8%
  (注:按Wind申万行业分类法分类)

个税起征点提至3000元,或以家庭为单位扣除?

  由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主办的“首届高层税务论坛”日前在上海交大举行。
  专家在本次论坛上透露,个人所得税“推行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综合扣除”,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研讨中。
  今年3月1日,国家个税起征点调节至2000元,那么,个税起征点近期是否会再提高,提又会提至多少呢?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主任杨崇春表示,个人所得税一直在不断改革,统一、简化、公平一直是改革的目标,以前的个税类目繁多,现在已经趋于合理,建议继续提高个人所得收入的扣除额,“现在流传的3000元起征,我看可以考虑。”杨崇春还透露,多位专家建议个人所得税“推行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综合扣除”,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研讨中。

人保部称中国不搞“从摇篮到坟墓”高福利制度

  胡晓义:中国不搞“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
  接近人保部的人士称,城市养老费率有下调空间

  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社会保障的副部长之一,胡晓义近日在一次内部的座谈会上提出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基本思路,中国将坚持缴费型的社会保险作为社保体系的核心制度,而不能建立 “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
  胡晓义是在9日召开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研讨会”上作上述表示的。
  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只覆盖了城镇职工人数的77%,而对于8亿中国农民来说,养老保障制度设计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召集各方人士为此出谋划策。
  当前优先目标:弥补制度缺失
  胡晓义指出,中国的社保制度必须坚持公平和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只能从低水平起步,保障基本生活。当前完善社保体系的战略重点选择,是把弥补制度缺失作为优先目标,先解决 “从无到有”的问题,再循序解决 “由低到高”的问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成立之后,公布了一系列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的进展情况,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呈现提速之势。一位接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最近这两年,进展最大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而社保的“重头戏”——养老保险进展缓慢。
  “现在最缺的是农民养老保障,条件已经具备,但这项制度至今还未成形。而且,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也迟迟没有出台。”这位人士说,即使是已经实行多年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也存在覆盖面不足的问题。
  根据原劳动保障部公布的《2007年全国社会保险情况》,截至2007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71万人。城镇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为77%。
  相对于养老保险的制度缺失,医疗保险已经设计出了能够覆盖所有人群的制度,目前需要做的是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以及提高保障的水平。新推行的两个制度,无论是新农合还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最大的问题就是报销比例太低,无法从根本上缓解“看病贵”的难题。
  胡晓义表示,现阶段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要强调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制度设计、资金投入、组织发动、管理运营、督促检查等方面的主要作用。
  虽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在酝酿阶段,但与10多年前被“叫停”的“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最大的不同即明确政府责任。像新农合一样,政府对这项社保制度给予必要的财政投入,实行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的模式。“这既可体现公平,又在总体上有利于实现城乡养老制度的衔接与转换。”胡晓义说。
  养老费率有下调空间
  各项社保制度改革的提速,表明政府正在推动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福利水平,加之今年以来,各地最低工资提升也较快,这些都意味着企业将为人力资源投入更多的成本。
  上述人士坦言,目前企业的社保负担确实很重,主要原因是统筹费率比较高,由于要承担原来国企退休职工的历史负担,仅养老保险一项,全国大部分省市的统筹费率都保持在社会平均工资的20%。即使如此,除了东部几个发达省份之外,其他省份养老基金仍然收不抵支,每年需要各级财政补贴近千亿。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统筹层次太低,如果能提高统筹层次,全国的费率就可以下降一些,这样企业的负担也可以减轻。”这位人士说。
  从全国来看,目前深圳的费率最低,只有10%。与其他地区20%仍然亏损相比,深圳只有10%,却保持着资金的结余,这主要归功于深圳退休职工较少,不需要承担历史包袱。
  “如果提高统筹层次,那么深圳的结余就可以补到其他地方,不足的部分财政再进行补贴,那么降低费率是有空间的。”这位人士表示。

唐朝的官阶制度

统 称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
六省: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
九寺:次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
十率府:左右卫率府、左右宗卫率府、左右虞候率府、左右监门率府、左右内率府
十四卫府:次将作监;次国子学;次天策上将府;次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领军、左右武候、左右监门、左右屯、左右领
 
文 官
左光禄大夫、从一品。
右光禄大夫、正二品。(后合为光禄大夫,从二品)
散骑常侍、从三品。
太中大夫、正四品。
通直散骑常侍、正四品。
中大夫、从四品上。
员外散骑常侍、从四品下。
中散大夫、正五品上。
散骑侍、郎正五品下。
通直散骑侍郎、从五品上。
员外散骑侍郎、从五品下。
 
又一说为:
金紫光禄大夫为正三品,
银青光禄大夫为从三品,
正议大夫为正四品上,
通议大夫为正四品下,
太中大夫为从四品上,
中大夫为从四品下,
中散大夫为正五品上,
朝议大夫为正五品下,
朝请大夫为从五品上,
朝散大夫为从五品下。
朝议郎、承议郎、正六品。
通议郎、通直郎、从六品。
朝请郎、宣德郎、正七品。
朝散郎、宣义郎、从七品。
给事郎、征事郎、正八品。
承奉郎、承务郎、从八品。
儒林郎、登仕郎、正九品。
文林郎、将仕郎,从九品。
 
武 将
辅国、正二品。
镇军、从二品。
冠军、正三品。
云麾、从三品。
忠武、壮武、宣威、明威、信远、游骑、游击错正四品上到从五品下。
昭武、振威、致果、翊麾、宣节、御武、仁勇、陪戎校尉副尉,自正六品至从九品。
 
通用官阶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已上职事官。王。
从一品
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已上职事官。骠骑大将军、武散官。嗣王、郡王、国公。
正二品
特进、文散官。辅国大将军、武散官。开国郡公、爵。
从二品
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扬、幽、潞、陕、灵大都督。大都护、单于、安西,已上职事官。
光禄大夫、文散官,镇军大将军、武散官。开国县公、爵。柱国。勋官。
正三品
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门下侍郎、中书侍郎。
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左右英武六军大将军、左右千牛卫大将军、自左右卫已下,并为武职事官。
从三品
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监、诸卫羽林。千牛龙武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尹、旧雍、洛长史。五大都督府长史、旧从四品上,景云二年加秩为从三品。
大都护府副都护、旧正四品上。亲王傅、已上并职事官。
诸卫羽林、千牛龙武将军为武,余并为文。
银青光禄大夫、文散官。开国侯、爵。云麾将军、武散官。归德将军。护军。勋官。
 
唐朝武职官阶
从一品 骠骑大将军
正二品 辅国大将军
从二品 镇军大将军
正三品上 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正三品下 怀化将军
从三品上 云麾将军、归德大将军
从三品下 归德将军
正四品上 忠武将军
正四品下 壮武将军、怀化中郎将
从四品上 宣威将军
从四品下 明威将军、归德中郎将
正五品上 定远将军
正五品下 宁远将军、怀化郎将
从五品上 游骑将军
从五品下 游击将军、归德郎将
正六品上 昭武校尉
正六品下 昭武副尉、怀化司阶
从六品上 振威校尉
从六品下 振威副尉、归德司阶
正七品上 致果校尉
正七品下 致果副尉、怀化中候
从七品上 翊麾校尉
从七品下 翊麾副尉、归德中候
正八品上 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宣节副尉、怀化司戈
从八品上 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御侮副尉、归德司戈
正九品上 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仁勇副尉、怀化执戟长上
从九品上 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陪戎副尉、归德执戟长上
 
唐代品服的颜色:三品以上着紫色;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
品服的花饰:三品以上绣纹:一品,径五寸独科花;二品,径二寸独科花;三品,无枝叶散答花。四至七品绣纹,均是径一寸的小朵花;八至九品无绣纹。庶人只能衣白布。而白居易当时的职务是江州司马,司马一职在别驾、长史之下,是州刺史的佐官,当时,实际上是闲职。其官阶是最低的文散将仕郎,从九品,所以,只能穿青衫。
 
另据《通典》卷四十大唐官品所载开元二十五年制,三品以上职事官如次:
正一品有太师、太傅、太保,司徒、司空。
从一品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正二品无。
从二品有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正三品有侍中,中书令,吏部尚书,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羽林军、左右千牛卫等大将军,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从三品有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